记得每次上语文课时,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我总是针对课文题目启发他们思考,提问,再归纳整理出主要问题,引领孩子们学习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感悟课文。一篇文章的题目,一本书的目录都凝聚了文章与整本书的精华,是对每一部分内容的高度提炼与概括,值得我去探索,思考。本书目录共七章,后有参考文献,后记,每一部分后都标有页码,我的理解是便于读者选择性,跳跃性阅读。针对目录里的每一章每一节,我准备用教孩子们读课文的方法进行质疑,学习带着问题阅读。
第一章 导言:班级日常生活的特点
一、概念界定
二、立场明晰
三、方法综合
我的疑问:
1.什么是班级日常生活,如何界定这个概念?
2.班级日常生活有哪些特点?
3.站在怎样的立场角度,怎样做到明晰?
4.运用哪些方法研究“班级日常生活”?
5.在努力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如何总结出自己班级日常生活特点?
第二章 意蕴:班级日常生活的返璞归真
一、视角清晰
二、范式重建
三、现状反思
我的疑问:
1.班级日常生活的反哺归真指什么?
2.站在什么视角下审视班级日常生活,怎样做到清晰?
3.什么是范式重建?怎样理解“范式”这一词语?在重建中会有哪些困难?
4.班级日常生活的现状如何?作者是怎样进行反思的?
5.结合阅读内容,如何审视自己班级日常生活的反哺归真?
第三章 机制:学生发展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实现
一、实践的创生
二、关系的孕育
三、自觉的力量
四、综合的体现
我的疑问:
1.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会实现哪些发展?
2.学生在哪些实践中发展,又创生出怎样的境界?
3.班级日常生活中存在怎样的关系?这些关系对于学生发展孕育着怎样的价值?
4.怎样唤醒学生自觉的力量?
5.学生的发展综合的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活动?
6.通过阅读本章内容,怎样结合本班日常生活来实现学生发展?
第四章 目标: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
一、创生性行为方式
二、复杂性思维品质
三、生成性精神品质
四、终身学习力
我的疑问:
1.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具有怎样的发展?
2.如何理解创生性行为方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如何理解复杂性思维品质,怎样形成这种思维品质?
4.如何理解生成性精神品质?怎样形成这种精神品质?
5.如何让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形成终身学习力?
6.通过阅读,结合本班实际,怎样开展各项活动?
第五章 内容: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结构
一、内部开发
二、外部拓展
三、综合融通
我的疑问:
1.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结构是什么?
2.从班级内部开发哪些资源?学生得到怎样发展?
3.外部拓展资源又有哪些?学生又得到怎样发展?
4.怎样理解综合融通,怎样做到综合融通?
5.在本班日常生活重建中怎样才能做到内部开发,外部拓展,综合融通?
第六章 评价: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质量
一、评价工具的开发
二、评价途径的拓展
三、评价过程的推进
我的疑问:
1.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质量评价如何?怎样评价?
2.通过哪些工具对学生的发展进行评价?效果如何?
3.评价的途径有哪些?怎样实施?
4.评价的过程是怎样推进的?
5.反思本班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应怎样开发,拓展,推进?
第七章 专业: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支持体系
一、班主任
二、学校领导
三、教育政策
我的疑问:
1.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支持体系有哪些?
2.班主任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是怎样的角色定位?
3.学校领导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起到什么作用?
4.国家教育决策对班级日常生活重建有何影响?
5.反思自己,如何完善自我,做优秀班主任
参考文献
我的疑问:
1.本书参考了哪些文献?
2.从参考文献中我还能寻到哪本书来读?
后记
我的疑问:
1.作者在后记中阐述了哪些内容?
2.从中我能读出什么?
七个章节标题:导言,意蕴,机制,目标,内容,评价,专业呈递进式排列着,环环相扣。书的前后封面有两段文字,对本书内容做了简介,紧密围绕各个章节的主题进行阐述,简洁明了。在对目录的阅读中,就我而言这41个问题,只是初步的思索质疑,在今后的阅读中定会产生更多的疑问,让自己努力地到书中解疑答惑吧!
付封面内容:
书前封面:
揭示班级日常生活的独特与内涵
呈现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力量与灵性
阐述班级日常生活重建实现学生发展的机制与结构
书后封面:
本书在“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实践改革与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分析中国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特殊性;进而在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具体背景下,讨论如何形成新的学生发展目标,如何认识班级日常生活中的学生发展机制与基础,以及如何开展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评价:最终聚焦中国班级日常生活重建的国际对话力与教育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