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是家庭,是责任,是心中的不甘。重温经典,藏着三观的《许三观卖血记》 - 草稿

  墙角一隅,我又拾起这本百读不厌的书,趁着午后,又重温了经典……

  试想,书中许三观如果生来富贵,会有卖血这一说吗?答案显而易见。

  那卖血首先为了赚钱,可如果仅仅为了赚钱,故事就不会直击心灵了。

  那个年代,几乎家家户户没有什么积蓄,急需用钱时才有了卖血这一说。

  许三观第一次卖血是为了娶媳妇,而在那里,卖血象征着身子骨结实。所以他第一次卖血的经历无疑是自信,激动,而又开心的。

而第一次卖血经历中,社会现实已经被揭露:阿芳口中的交情,李血头裤裆的花花绿绿……


       

  时隔十年,许三观背着心头沉重的担子,再次去了医院卖血。

  这次卖血经历,无疑是沉重的。与第一次几进喜剧的经历形成对比……

  顶着做乌龟的帽子,许三观在各方面打击下,踏进医院,没有了阿方,根龙,他是那么的不娴熟。

  忘了把尿肚子撑大,使劲回想才想起温一温黄酒……可又是那么的熟悉,给李血头的白糖,嘴里的甜话……

  第二次,许三观渐渐长大,不是傻里傻气的跟着老乡卖血,而是有了主见,挑起了责任这个旗子……

  之后,大大小小,有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有为了家人活得更好,许三观来来回回踏进医院十余次……

  一个小人物就这样用卖血贯穿了一生,这里着重说一下最后一次那令人心疼的卖血经历……

  本就出生有着歧义的一乐,偏偏得了肝炎,需要一大笔医药费,于是许三观的肩上又多了一块巨石。

  “重操旧业”,为了给一乐治病,许三观一路卖血去上海给一乐治病,差点死在去上海的路上,是什么支撑了他?是骨子里与一乐的父子情。

  哪怕真就养了十余年年别人家的孩子,哪怕真就病死在路上,作为一名父亲,他长大了,他知道有责任要扛,他义无反顾,他心中无惧……

  回过头来,一次次支撑着许三观卖血的理由显而易见,是天下最真,最美的,人类身上最为纯洁的情感——爱。

  身为父亲,困难种种,他知道没有退路,必须铤而走险,一次次抽红,抽紫,抽黑自己的胳膊,因为在此刻,卖血成了他的尊严体现。

  “自尊是一个人的脊梁,自尊是一种无畏的气概,自尊是一个人必须必备的操守。自尊给人的生命提供的不只是一种依托、一种凭借、一种支撑;还是生命永远的充实、永远的能量、永远的精神动力。”

  他有尊严,所以他挑起家庭的担子;他有尊严,所以他扛起了生活的旗子;他有尊严,所以他不容身边人受苦历难……

  藏着三观,是一个普通人的正确的三观,却又是一个不普通的人所呈现的不凡的三观。

  就是这么一个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尔虞我诈,一切的初衷就是一个看起来简单不过的想法的普通人的卖血经历,却展现出了一个父亲,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心中有爱的人的模样。

(你会为了身边人而去做类似于卖血这样的事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