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武志红著的《为何家会伤人》。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自我疗愈以及育儿参考的初阶心理丛书。 不同于以往读过的应试类心理丛书的理论化和晦涩感,这本书和他的介绍一样,非常温柔、善解人意,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非常容易理解。阅读过程中,也很容易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进行反思。
本书一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第二部分: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第三部分: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第四部分:中国式的家庭。整本书主要围绕着家庭中的孩子来讲,听起来像是一本育儿书。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不是吗?父母健在,我们依然还是孩子。
原生家庭的影响深且长远,悄无声息地复刻进伴侣的选择,夫妻相处模式以及养育下一代的问题上。比如我就发现自己和先生的吵架时,语调甚至句式都特别像我妈;在教育孩子时,更多地发现了自己身上父母留下的印记,比如儿子调皮捣蛋时,很本能地揍他屁股。但这样的影响终究是有限的,我们要有“于我终结”的坚定决心,通过不断学习和反省,逐渐改变自己。
一、家庭健康的运行模式应该是怎么样的?
不健康的模式主要这三种:烦丈夫,爱儿子;“没”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健康的家庭模式运行首先要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位,拥有第一发言权。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夫妻经营婚姻关系,要重视“平衡”:在心理上,要充分重视对方,将对方视为和自己一样重要、一样独立的人;在交流上,要重视对方真实的感受,互相尊重、沟通平等;在行动上,负起照顾对方的责任和义务,有来有往。
二、真实地面对内心,积极正面地思考
观点一: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
多数不快乐的童年,几乎都伴随着真实感受被父母忽略甚至扭曲。在人格塑造上,这会造成很多问题。当我们决心想要摆脱原生家庭影响后,不纠结于过去、朝前看非常重要。不要指望父母能改变什么,重要的是自己能为自己做点什么。勇敢地投身于外部世界,让丰富的事情刺激我们的感受能力,以此不断碰触自己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并确认自己的感受,是我们肯定自己的第一步。
观点二: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这是一个心理学中很著名的观点,不要为局部的得失而过于得意或苦恼。首先我们要肯定,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是有限度的。接纳自己童年不好的待遇和经历,接纳自己,放下包袱前行,致力于过好我们的下一站人生。回头望,过去顶多是一个遗憾而已。
观点三:坚信自己一定能行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 :如果相信自己能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原生家庭的影响,绝对不是走不出来,而是没有持续不断地用正确方法助自己。阅读,心理咨询,结交优秀的朋友都是很好的办法。很多问题自己能意识到,但是很难走出来,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作为。我们要坚信使自己变得优秀起来,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每一次学习、思考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加深对自己以及对家庭的理解,同时会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外界 。
三:关于养育孩子的思考
第一, 要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健康是指夫妻关系第一,而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这是最重要、最基础的。良好的家庭氛围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互敬互爱。父母关系才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模板,也是孩子以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板。
第二,要学会聆听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实感受。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而是先处理孩子的感受。心理需求的核心是感受,感受的沟通在亲密关系中是最重要的。在这一点上下了功夫了,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比如可以使孩子找到自我、建立安全感、避免给孩子贴标签、溺爱等。
第三,充分尊重、充分平等。为什么要加上充分二字呢,因为有很多家长的尊重和平等,是刻意营造出来的,并不是自然状态。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大多数父母始终端着做家长的架子,很难放下。这样的“尊重”和“平等”并不会真正被孩子信任,自然也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第四,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节点,要学会很好的分离。结合自己最近的思考,教育孩子过程中,责任义务应该分清楚。通俗地讲爸爸应该是爸爸,妈妈应该是妈妈,孩子应该是孩子。听起来像是题外话,实际上做好这些,不用太费力就能很好完成分离。
多数家长深深伤害孩子却不自知,甚至认为是孩子的错。多数人渴望童年被父母善待,长大后又复制了父母的行为忘记善待自己的孩子。天下虽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是学会如何正确爱孩子,是每一对父母的必修课。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要拥有这种摇动和唤醒的力量,首先我们要修好自己的内心——强大、充盈、快乐, 这样也许不用太刻意,自然就会润物细无声地滋养孩子。
三句触动内心的话:
一、你如何看待万事万物,这是你最深的存在。
二、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三、如其所是:对方怎么感受的,这才是实事,我们要按照对方的感受去理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