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回娘家,老爸对我说,从年初三到今天,你有20多天没有回来过了。言语之中的渴盼让我心头一酸。这段时间,女儿忙着到处考试,我们一家人都围着她转。一心为了孩子,就顾不得爹娘了。讲真,还是应该常回家看看。这不,才20多天没回老家,从冬到春,刹那之间,已经换了人间。
婆婆种的一片菜地上,肥硕的青菜已经长出了鲜嫩的菜心。头茬的菜心最嫩,这几天得抓紧时间吃,掐了满满一竹篮,带回家放在冰箱里,可以吃上一星期。天气暖和的话,菜心疯长,再怎么吃也是来不及的,那就只有掐下来沸水焯了晒干做成菜花头干,或者腌咸菜。
不满足于家里的小菜园,运河边的马路菜场价廉物美,是我每次回家必逛的地方。路边有老太太守着一堆儿菜叫卖,这菜我们俗称囡囡菜,吃口有些微苦,孩子是不吃的,我却是最爱。加豆瓣酱和糖,浓油赤酱炒了,最是肥糯鲜美。1.5元一斤,买两斤放在冰箱里,可以吃上两回。
有一个老太太守着一堆花草在收拾,这个季节的花草刚刚冒芽,才短短一截,最是肥嫩,问一声要卖10块钱一斤。马路菜场上,这绝对是卖得最贵的高档菜了。妈妈和婆婆看我问价,说:老底子花草都是割来给猪吃的,现在倒是要卖到10块钱一斤,傻子才买!我说,我就是那个傻子!我把老太太的花草全部包圆了也不到一斤,才9块钱。
我家那个傻子,他独爱这道菜。这是可遇不可求的美食,错过了季节,再吃就要明年啦!
明前螺,赛肥鹅。一心想着螺蛳,却遍寻不见,只买到了3斤蚬子。4块钱一斤,养个一天一夜,今天的晚餐正好做一碗蚬子汤。
剖蚌
去泥肠
敲边
蚌肉,我们称之为“水菜”,北边人称之为“歪歪肉”。春天正是吃蚌肉的季节,蚌肉金花菜,豆腐蚌肉汤,蚌肉烧酱肉,都是当季美食。卖蚌的女人忙得一刻不得闲,摊头边永远围着几个人。蚌肉现剖现卖,5块钱一斤。其中的一块钱包含了帮你挤去泥肠,敲打裙边的手工费。如果不要她收拾就是4块钱一斤。我当然选择5块钱一斤的。有人质疑称重的时候袋子里的水太多,摊主回答:叫都叫个水菜,怎么会没有水?
站在一边饶有兴致看着卖蚌肉的女人手脚利索地用一柄小刀一撬,一挖,一旋,一坨蚌肉从蚌壳里挖了出来。过秤之后再倒在盆里一一摘去泥肠,再用一柄去鱼鳞的刷子沿着裙边一个个敲打,这是很关键的步骤,不敲打这裙边是煮不烂的。我买了6斤,一共30元钱。
老妈嫌我这5块钱的加工费花得不值,说人家处理得实在浮皮潦草,回家又给我进行一番深加工。然后又用盐反复揉捏,焯水,把这半成品交由我带回自己家里,加佐料烧煮。老妈评论说:这东西吃起来好吃,弄起来烦煞!
我说:所以啊,一年也就难得弄个一两次吃吃。
吃过晚饭到家已近8点,马上把蚌肉再加工。焯水洗净,锅里重新加水烧开,撇去浮沫,加葱姜黄酒小火慢炖一个半小时,用筷子戳下有些酥烂了,加入几片酱肉(开水冲泡处理过后),加生抽和老抽酱油、冰糖,再煮半个小时。
另起一锅,用菜油翻炒酸菜之后加入蚌肉锅,开大火收干汤汁。等到这道我们江南春天的传统美味“水菜烧酱肉”成品出锅的时候,已是深夜十点多了。香味绕梁不息,先生忍不住诱惑,跑过来吃了一个。
问他味道如何?人家一言不发(嘴巴不空),用左手(右手执筷子)回了我一个大拇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