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学的是管理,一个没有明确技能,但哪里都不可或缺的能力。
毕业后换了份工作,我开始认真思考未来发展方向。想了半年,又在小公司试水,我确定了,我还是做管理吧,先从小的做起,比如项目管理。
几年磨砺,我从小白长成大拿,骄傲。
随后,身体不适,辞职。
赶上了经济下滑周期,以及政策的科技发展引导,我注意到,招聘岗位基本是传统技术岗,比如写某些特定代码,比如做特定AI开发,比如特定领域医药研究等等。
我这才意识到,几年前的思考,我漏掉了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但是,这些明确的技术岗位也是有缺陷的,如果个人发展意识和能力不强,就会被焊在那个岗位十年左右,当科技改革换代后,这个岗位就没了。以我的经验,大家争破头想进大企业或国有企业,其中一个期待是岗位尽可能地被保留。
然而以我看到的长辈的经历,比如曾经全国的下岗潮,所谓央企的合并和解雇,国家政策变动导致事业岗位取消,和大家所认为的“终身制铁饭碗”是相悖的。或许“铁饭碗”是一部分人的期待。
轮到自己进入工作社会,我感受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唯一能保住“铁饭碗”的是自己的能力,持续不断的发展能力和发掘、认知自己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