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话,而人们看起来似乎也只有这两种选择,是要命还是要大义?其实这某种意义上就是现在的社会现状,要么顺流而生,要么逆流而亡,但,事实真的这样吗?
我们一直都在被各种事物给追问着,要求我们给出答案,简单的例子根本无从谈起,只有复杂的才有资格,然而这个复杂的定义该怎么定呢?这个得由你们自己决定。
做某种抉择的时候,总要想到更多的的事物来权衡取舍,因为我们明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笑的是,人都是贪心的,我们想两个都要,却没有能力都得到,为此,我们必须做出抉择,是顺心还是逆意?我们总是不能一直称心如意。
有人一直在为某个选择懊悔不已,悔不当初,甚至为了让自己不再疑惑,不停的追问身边的人,希望从他们的认可中来坚定信心,麻痹自己。
我不想嘲笑这些人,毕竟我也是他们的一员。
就比如买手机,不懂手机的我,在一堆手机中犹豫不决,被部分朋友推荐买他们认为好的手机,买了之后我又被另一部分朋友告知手机缺点,于是,不自信的我一直追问着其他人,直到他人肯定,我才觉得我这部手机买对了,却忘了,我其实用着也挺舒适的这件事。
更多的时候,我们的选择会被他人所影响,即使意志再坚定的人也会有被影响的某件事,别妄想着举例子,你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不管怎么辩论,都是无懈可击。
大学的学校,未来的伴侣,结婚的地点,买的房子或者梦想,总有一个被他人干扰的决定,会有他人介入的影子,即使你再不想承认也无济于事。
我们有些决定并不是自己真正的心之所选,我们总会遇到这种情况,大环境或者不可抗因素,做出自己不想做的选择,无法改变。
因为这样,我们心烦意乱,感觉被人搅局的感觉特别不爽,但也只能逆来顺受,毕竟不可抗嘛。
学校时期,一群室友商量哪里吃饭,我说出了一家饭店,而另外几个人分别说出了不同的饭店,这一下选择就尤为重要,你坚持你的决定,你们吃你们的,我吃我的,他们会觉得你脾气怪,不合群,如果你选择了他们的,又会让自己吃自己不喜欢的饭菜,于是大家都默认选择了一家所有人计划之外的饭店,为什么呢?因为你既不想让自己显得自私,又不想让大家尴尬,所以只能选择大家都没吃过的地方,而其他人也正因此烦恼,有一个现成的答案,为何不用?
然而这个决定一出来的时候,大家发现了吗?所有人都被旁边的人干扰了自己的本意,然而无人愿意反驳,反而随波逐流,其实就是因为怕被当做异类。
但,我想告诉你们的并不是这些,我想说的是,为什么总想着拿不可抗力而给自己的不想抗争找借口呢?所谓的不可抗力是真的不可抗吗?不,只是你以前抗的时候失败了而已,你怕了,你害怕再次像以前那样失败,所以你再也没有了以前的勇气,你有了更多的顾虑,你再也不敢做出以前那么大胆的抉择。
这不怪你,人也是动物,当受过一次伤时就会警惕起来,再受过几次伤害,就会告知自己那是危险区,是雷区,有些所谓的不可抗力也是由此而产生,阴影一旦形成,就会像剧毒一般使人望而生畏。
中考时期,我说我要读大专的时候,多少人都来劝我,千万别有这种所谓不争气的想法,给我科普专科学校多可怕云云,还不如交钱继续读高中,于是乎,专科等于烂学校,不读普高人生就毁了这个想法就在我脑海里根深蒂固了,然而这个说法仅仅是因为他们看到,某些专科学校管理很差,所以就下了定论,所有专科学校都是烂学校。
说了这么多压抑的话语,我们也来喝碗鸡汤,醒醒神,偶尔也听听恶魔给你的建议:
现在,我想请你在认清事实之后,试着抛开以前的自己,试一试,在你困境的时候,无法抉择的时候,或者被逼入绝境的时候,试试踏进你内心的雷区,做一个一直以来想做却又不敢做的决定,再一次成为小时候那无所畏惧的自己,勇敢的踏出那一步,从那绝境的悬崖跳下去,即使粉身碎骨也不要害怕。
依旧是学校,我初中之后,依然选择了旁人所谓的烂学校,我甚至已经做好每天暴力的准备了,但迎接我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极度友好的同学关系,开放的思维模式以及自由的学习环境,我在这样的学校没有任何压力,反而让我的头脑一片清明,当室友们一起去外面吃第一顿饭时,欢愉的气氛,让以前总是板着脸的我,发出了第一个由心的微笑,当第一节课,老师说出,如果我哪一点儿说错了,请你们当场指正,只有这样我们双方才会进步时,我第一次下意识的点起了头,我喜欢这种自由,而不是传统老师所说的,我说的永远是对的,这是为你们好。
所以,我很庆幸选择了专科,因为我实在不适合读普高,专科学校才是我的舞台,我在这里尽力的发挥着自己的长处和天赋。
如果当时我没有狠下心踏出这一步,我会继续读着普通高中,每天面对着如山高的作业试卷,每天学校家里两点一线,每天遵循着老师的命令,就如一个傀儡一般。
所以说,选择并不是必须选择熊掌和鱼,你还可以选择旁边的卤猪蹄,而选哪个,你也没有必要看着他人的眼光,只要你喜欢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