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群里就在讨论“零吼叫”培养好孩子,各路大神妈妈,纷纷检讨自己,都觉得,自己情绪控制不够好,常常会把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影响了孩子的成长。看着她们的对话,有些心疼孩子们,不过更心疼妈妈们。
能够一直反思自己,并发出这么多感慨的妈妈,一定是好妈妈。
家长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言传身教”是多年来对家庭教育的总结。不过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道理要转化成实践是需要漫长的学习和积累过程的。所以请给自己的爱和期望减速。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
有个朋友,自己是名优秀的大学老师,有了孩子后,就疯狂地帮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为了让小朋友上到一个好的小学。在幼儿园阶段就换了房,考虑到对口的升学问题解决了,为了孩子花巨额投资是值得的。
幼儿园小班开始学钢琴,中班是绘画和公文班,到了大班英语,数学和语文,一个都没有放过。孩子小小年纪就背着书包,不堪重负,学习对她来说就是件很痛苦的事。
终于熬到小学面试,小朋友算很争气,如愿考进了心怡的小学。不过孩子学习的习惯和积极性并没有因为学校好就得到改善,相反的,因为这个学校太好,还有个不成文的“潜规则”,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老师就开始找家长谈话,对跟不上进度的孩子,委婉地提出转学要求。
朋友的孩子最终没有留下来,而经历了这次波折后,幼小的心灵也受到伤害。她的成绩一直没有达到妈妈的要求。而我朋友也因为花了这么多钱买房,送孩子补习,最终一场空,而有了心理问题。
另一个同学,一直是个好爸爸。从小陪儿子长大,小朋友身体不好,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业余时间,爱护倍至。
等孩子上了学,他等于是全程陪读。每晚孩子做功课,他就在一边看书陪着,孩子不懂的地方,都是他自己辅导,小朋友的衣食住行,在他眼中都是大事。我们都说他是“二十四孝老爸”。
孩子还蛮争气,成绩一直不错,平时也听话。所以大家都觉得,只要家长用心,孩子自然没问题。
没想到,到了孩子青春期。一直乖巧的小朋友开始逆反了。成绩直线下滑,但找不出发生这些的原因。老师找他谈话时都说,这种成绩是不应该的,好像都是不难,他会做的题目。为此,朋友回家发火,可被骂的孩子并没有改变。
这两个朋友都是非常负责任的家长。而且也为孩子付出许多。“言传身教”也都做得不错,但为什么没有好的效果呢?
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要求太高
两位朋友都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成龙成凤”,其实我们自己都是普通人,却都用精英的要求培养孩子。
别人都有的我们也要有,别的孩子能得到的成绩,我们的孩子也应该考得到。自己的孩子也不比人家笨,我们家条件也不比别人差,所以好成绩,好学校这些是应该达到目标。
其实我们忘记了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好成绩,好学校也未必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2 关注太多
这两位朋友都陪孩子读书。孩子的学习就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一旦成绩不好,他们都会很焦虑,跟老师沟通频繁。而太多的沟通又会引起很多情绪,这种情绪自然会转嫁到孩子身上。
这两位朋友都把小朋友当作生活重心,平时很少出来聚会。有时间就是陪孩子参加各种补课,如果听到有好的班,立即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和平时的生活状态都过分关注。关心则乱,就容易带着不好的情绪跟孩子沟通。
3 速度太快
时代进步了,许多东西都是快的。但是在孩子的成长问题上,希望我们可以放慢脚步。
小朋友都是自己的成长节律,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过分比较容易造成“拔苗助长”,或者是孩子不自信,或者是家长怀疑自己的教育方式。
其实只要耕耘肯定能收获,不同的是方法和时间。用鼓励方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学习,用放手的心态可以让家长轻松陪伴。只要目标一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向好的天性,假以时日,总会开花结果。
我们只要给予足够的耐心,让爱加倍,让期待减速,这样自己也能有好的心情面对每一天,陪伴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都是无法重来的幸福。愿我们一起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