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道理我是理解的。那么,当我现在不淡定的时候,或许也正说明了,我在看待这世界上的得与失的时候并不成熟。我还不能以一个“凡事神已预备”的心态去看待我生命中发生的一切。但是,当面对一个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事物,或者渴望发生的事件的时候,我需要抑制住心里的欲望么?我需要暗示自己,其实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么?我觉得人对于事物的期待感是正常的。我对未来“神的国”也是抱着期待的。那我们就可以确定的说,人们本身对于事物的期待进而所产生的感觉(欲望也算是一种感觉)是正常的。那么问题出现在哪儿呢?面对我想要得到的东西的时候,我是应该大胆的求,还是应该抑制自己,并把这种感觉当成是一种欲望呢?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我们想要得到的事物,或者我们想发生的事,它的本质是什么。你希望买彩票中一千万。那当你中了以后,你想做些什么呢?是想买房买车买房车,还是你对于这笔钱有其他的计划。你求神赐给你一个妻子。那你结婚了之后,或者你得到了妻子以后你想干什么呢?享受性爱,要个孩子,进而后半生我们不在孤单么?还是你对于你的家庭有其他的计划。甚至有的时候,即使我们觉得事情的本质是好的,是“符合神心意”的,那也只是我们觉得它符合而已。
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我们大胆的求了我们觉得可能“合神心意”的事情。那如果神没有给我们,我们又应该用一个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是像其他人说我们基督徒的那样么:事情成了我们感谢神;没成,我们自我安慰,神会为我们预备更好的。事实真的是这样的么?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自我安慰。当事情成的时候,我们感恩,因为我们求的神已听见,我们求的是合神心意的;如果事情没成,我们内心有那份最基本的信心(这份信心也是这份信仰的根基),我们相信我们求的在神看来,那不是最好的,至少对于我们来说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儿
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去求?因为我们的智慧有限,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什么是最适合我们的(即使有时我们觉得我们自己知道)。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求”,或者说“祷告”。祷告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向父祷告”。这是一种许愿么?还是说这是一种交换(你帮我实现愿望,我就怎样怎样)?都不是!祷告在我看来是一种沟通和交流,与父、神的交流。这就好像我们跟自己父亲母亲说话一样。
—“爸,我想投资股票,想好好赚它一笔。”
—“儿子,我觉得股票风险太大,而且你也没有什么经验,我觉得目前来看,股票不太适合你。”
—“可是我最近对股票非常感兴趣,我就是想先投投看!你帮帮我,在资金方面或者经验方面。”
—“我觉得你现在更适合……”
这是我所理解的祷告。当然,我们向神祷告,可能神不会和我们这样“直接的”对话。但是神是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我们“交流”和“沟通”的。有时会用圣灵提醒我们,让我们心里感到平安或者不平安;有时是用结果告诉我们,这件事可行或者不可行。但无论是哪种方式,也无论结果是什么,沟通交流的过程已经有了,已经发生了。我们都知道,沟通与交流是关系递进的必要条件。我们跟神有了沟通和交流,变相的也就跟神建立了一种亲密的关系。我想这是祷告核心的本质和意义。也因为这是一种沟通与交流,因此就存在意见统一和意见不统一的情况。那祷告自然也就存在,神应许和神不应许的情况。我觉得这不是一种自我安慰,而是一种我们在相信“神会为我们预备最好的”的前提下的一种寻求。我们寻求与神亲近的关系,进而寻求神在我们生命中的计划和安排。当向左转行不通的时候,那我们就向右转。向左转的门被关上了,其实我们不需要难过、不理解、甚至愤恨。神为我们排除了一个不好的选项,不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轻松了么?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相信,神为我们预备的、安排的就是最好的!
当祷告被应许的时候,我们高兴,这是很自然的。重点是我们高兴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事物么?我觉得我们高兴的原因应该是,我们了解神的心意,我们求的也是神想加添给我们的。换句话说,“嘿!我跟神想到一块儿了!”。这种喜乐是一种与神同工、同在的喜乐,而不是因为这件事情按着“我的意愿”发生了。
最近我自己也在向神求一件我希望发生的事情。之前不太怎么走心祷告的我又开始为这件事情祷告了。但是心里面却突然间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这件事儿神没有应许,我会怎样?我想我会遗憾、难过、甚至有点埋怨。然后我可能又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状态,或者说是信仰状态。我会觉得祷告没有力量,进而影响到自己的信心。作为一个不太成熟的基督徒,我还保有的是那份寻求的心。因此,我开始尝试去理解什么是祷告,它的本质和意义是什么。首先,先不去说这件事情最后是成是败,至少它让我有机会再一次去升华自己对这份信仰的认识,这本身就已经很好了。感谢神!
凡事感恩,不住祷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