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有一天我非常的累,2岁半孩子让我和他玩,我对孩子说妈妈累了休息十分钟可以吗?然后孩子踢我。
大人会想:以成人的思维大多会认为这个孩子怎么一点也不理解妈妈呢。如果我有这样的想法,不管是眼神的流露还是语言上都会让孩子觉得是“他不好”,孩子有了这样的一个信念将对他一生有很大的影响,障碍孩子的健康发育。
小孩子想法:对于孩子说他只想妈妈和他玩,他只是以踢人的方式在表达。当父母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时,就会正确引导孩子如果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会误解孩子。孩子也能感受到妈妈的爱。
小孩子知道的多会说的少,孩子的行为不是爱的呼唤就是爱的行为,只要意识到这一点就能很好的陪伴孩子成长。
场景二:忙了一天累的不行了,孩子晚上很兴奋几乎每晚都在十二点左右睡觉。
我:会担心孩子长身体,不适合这么晚睡,会讲道理引导,会硬性控制,时间长了有情绪也会忍不住大吼几声,越在意会越晚,恶性循环也不能理解为什么。直到有一天孩子说怕我,一下子点醒了我,终于意识他不敢睡的背后是恐惧,因为大多每到晚上,我都会紧张孩子会不会早睡,会有很大的期待,当时间越来越晚时,情绪积累的就越来越多,非常容易爆发,源于我延续了我母亲的模式,我的安全感也需要自己不断补给,长此以往对于孩子是非常恐惧睡觉的,所以每次都非常非常累的时候才睡,想想都非常非常心疼,因自己的疏忽让孩子受了多大的痛苦。意识到以后近一周在家全职陪伴孩子,全身心的补救,也做到了全身心的陪伴孩子多么享受,哪怕和他玩一天的玩具,读绘本,唱歌跳舞都非常享受,体会到作为妈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什么一种感觉。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句话“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自己,做到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的一位合格妈妈,陪伴他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