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奥地利的维克多·弗兰克尔,在1946年,他仅用9天时间写出这本伟大的书,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TA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有影响力的十大著作之一,到今天,这本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医学博士,从事神经病症和精神病的治疗,但作为犹太人,二战期间,犹太人的身份注定他必将进入集中营。
但他当时是有机会逃离这个厄运的,灾难之前,美国大使馆可以给他签证前往美国,但他选择了艰难的分岔路,留在维也纳,原因很简单,他要和家人在一起。
虽然这个选择并没有改变家人的命运,他的妻子、父母和弟弟最终都死于集中营,但选择和家人在一起,其实是他的责任。
这个选择,很好的回答了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人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重要的2点:
1.拥有选择权。即使是在奥斯维辛这个每时每刻都充斥着死亡气息的集中营,作为囚犯,仍然拥有选择权,你是选择坚持?还是选择放弃生命?其实如果选择死亡,在那个96.4%的死亡率的集中营,太容易不过了。
作为成年人,我们也无时不刻都在面临选择,当你最终做了选择后,我们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勇于承担选择后可能面临的风险。不纠结,不抱怨。
2.饱有爱的能力。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为什么要选择尽力活着?即使每一天活着都是一件极度艰难的事情。因为有自己爱着的人,有自己的家人,有他们的等候。
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平静、克制的叙述中,有一段关于爱的描述,每每读到,都让人潸然泪下。这应该是对爱最好的诠释。
“我们沿着由集中营向外延伸的路,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途经大石头,蹚进泥坑,艰难前行。押送的看守还不停地朝我们咆哮,用枪托驱赶我们。双脚疼痛的人扶着其他人的肩膀前进。队列里几乎没有人说话,刺骨的寒风吹去了人们讲话的兴趣。而就在这时,走在我旁边并用领子挡住嘴巴的人突然说:“如果我们的妻子看见我们这个鬼模样怎么办?我希望她们在集中营过得比我们好些,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
“突然间,一阵沉寂,一把小提琴向夜空奏出了绝望而悲伤的探戈舞曲……提琴在哭泣,我身体的一部分也在哭泣,因为那天正好是某人的24岁生日。那个人正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另一个地方,也许近到仅几百米的距离,也许远至几千米之外,却与我全然隔绝。那个人就是我的妻子。”
“我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当然,也不可能弄清楚(集中营里无法通信)。但在这一刻,一切都不重要,对于我来说也没必要知道。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对于爱人形象的回忆。即使我知道妻子已死去,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殷切思念,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也同样令人满足。”
因为深刻领会爱的意义,弗兰克尔领悟到一个真理,它曾被诗人赞颂,被思想家视为绝顶智慧。那就是: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
弗兰克尔1997年在奥地利去世,享年92岁,他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拿到驾照,80岁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他的意义疗法认为人生在于追求意义。他说,生命的意义是无条件的,如果痛苦无法避免,那么,也能在其中找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