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总要遇到事才会成长,经历事才会成熟。
《坟圈子》里,“我”对大哥十分敬佩。而对父母,“我”都没有好印象。觉得他不喜欢我们,他总是沉默寡言。妈妈生来就看别人家的东西好,占便宜没够。到谁家都得要点儿啥,最后把自己活得一文不值。
父亲早逝,大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十五岁的他为了这个家,一狠之下,学会了杀猪。他说:“人不狠,站不稳。”确实,在那个年代,他作为家里的“男子汉”,如果不硬气,孤儿寡母的一家五口少不了受欺负。队长让大哥顶替父亲放羊,却只记半个公分,这就是赤裸裸的欺负了。所以,大哥拿出了他不知道从哪儿得来的杀猪刀,用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师承何人学来的手艺,从队长那儿、从村民那儿为这个家庭多争来了一个公分。
如果父亲不死,如果没有遇上别人欺负上门,或许,大哥不会成为一个屠夫,毕竟那时他才十五岁,还没长大呀!
长大后,“我”渐渐地理解了父亲,自己也成为了父亲那样的人?这是什么原因?人微言轻。
文中最有意思的是,“我”把母亲写得那么卑微——“一文不值”。这个“一文不值”,好重好重。一介女流,一个寡妇,能力确实有限,为了孩子,把自己活成这样,她的内心是多么地强大,又承受着多大的委屈?不言而喻。
文中通过写父亲死后,大哥和母亲为了弟弟妹妹而做的事,平平常常,却感人至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值得读者反复读,反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