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初,我从北边回来,怀着一腔热血,誓要用极少的时间弥补一个学期的缺失。那时,我申请了所有能缓考的科目,我冀望用一个寒假去学习,去用功,让时间平复如初。可是最终能申请的只有一科。但我并没有太多沮丧,接着就想着手办理暑假留宿申请。还记得那时候我是在宿管科办理其他事的时候问的,他们立马就回答了我,原话我已忘了,可是那的确就是拒绝的意思,而他的最后一句话,当时我一点也不放在心上的话,“······没有一起学习的伙伴,没有那个氛围是学不了什么东西的”,话的原意大概是这样的,我却还记得。后来我申请留宿没有成功,原因是留宿的允许的理由确实没有留校学习这一条。
回首那次经历,现在的我已经大三下学期了。依稀记得当时宿管讲的最后的那句话,实在是自然而然的回答,他没有解析,不用解析,就像规则就是这样。然而在代表智慧的大学里,规则应该是最讲究合理的吧。直到后来生活,我才明白,为什么不用解析,因为答案只在每个人自己的人生实践中,而规则的标杆只是对就以往的经历的总结,它并不能代表什么,只是能使管理更加方便。当然,它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对于一些难以自学的的人可以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学习,在相互监督相互鼓励的一种良好氛围下,将使克服某些缺点变得容易很多。就像这样一个比喻,一条未知夜路,很多人都不敢尝试独自走过去,可是当有了另一个的你陪伴,迈开一步好像就不会那么难了。
在我自己的人生实践中,在很多次挫折最后用心回想以后,我才真正认识了自己,其实自律能力很差,并且终于觉得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就像一个瓶颈,阻碍了我的任何进步。当大三的我终于发现自己需要一个伙伴,志同道合的伙伴。接着我就明白曾失去了什么。我失去了本可以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向前冲的伙伴,因为在他们热血澎拜激情无限地准备向前冲的时候,我却犹犹豫豫地不知所措。结果当他们学会了飞,我却还在原地踏步。时间
有时最残忍的,不在于转眼而过,过了就没,而是可以无数次回忆!当然,这是悲观者的话。
所以,如今的你,正好年华,假如一个遇到在努力奋斗的人,就结伴一起吧。自古以来,都说知己难求,其实知己并非都像伯牙与钟子期那般即遇即是的,而是需要相处后慢慢了解到理解到不介怀的过程,而结伴一起,就是了解的开始。当然,在一起奋斗过程中,在一起追求什么的路上,要注意培养自己各方面自立的能力,要记得结伴不是为了逃避,而是壮大力量和勇气。最后,祝福生活中的每一个“我”都能遇到一个恰好的“你”,一起学习,一起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