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一个学生说,自己现在大四了,在做培训班兼职,
老师知道之后给他电话,一上来就说明了自己的态度:
第一,忍一年不要做兼职了,少给我惹点事,毕业后愿意干啥我都不管。
第二,退学。
并且,在说完自己的态度之后,就说:你不用解释,我也不想听。
听到这,我已经听不下去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我想作为老师怎么会这样跟自己的学生表明态度呢?为什么没有选择了解情况,想办法引领学生更好的成长呢?难道老师的作为不应该是这样吗?作为大学的辅导员,是距离大学生最近的老师,也是影响他们的心智最近的人,如果这样的话,会给这位学生的未来留下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不敢往下再想。
当然,这样的情况确实实际的发生了。发生之后我想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辅导员作为老师是否合格?应该如何选拔更能够引领大学生成长的老师做辅导员,而不是只用命令和威胁来跟学生相处。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处理?作为一个成年人未来在社会上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何面对?
今天我想探讨的是,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学生应该以如何的心态面对。
一,作为一名大学生,已经是一名成年人,那就要用成年人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和与人相处。
面对一个人不了解实际情况,并且上来就很强硬的人沟通。
要打心底里理解对方,肯定是因为生气有情绪,并且控制不住,所以才这样说,不要因为对方的语气和态度和生气。因为我们每个人在遇到让自己不高兴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有情绪,所以一定要能够同理对方。你可能会说,那他不高兴也不能对我发脾气和说这样的话呀。其实每个人发脾气都是自身无法消化这件事情,跟其他人无关。
我们看到的他人,不及他全部的万分之一。但是我们的情绪或者态度,却是全部的我们。
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要有这样的心态,才不会被未来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各种思想、行为方式、表达方式,带跑偏。
三、心平气和的沟通。因为绝大多数的事情都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最后,教育就是教书育人。相比于教书来说,育人更加重要。
对于大学生来说,遇到的任何事情都值得用心对待,分析总结后会带来成长,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