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一种课程生成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超越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让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分科主义课程,两者基于两种不同的课程编制原理产生。第一种课程编制模式可谓“阶梯型”,这是一种以“目标——成就——评价”为单元组织课程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有效传授知识、技能,但也造成学习者经验过分狭窄、划一。第二种课程编制模式可谓“登山型”,它是以“主题——探究——表达”为单元组织的课程,这是一种既注重学习结果又注重学习过程多元化、个性化的课程设计。
两种课程编制模式基于两种不同的学习观。“阶梯型”课程编制以个人主义、个人竞争的学习心理学为前提,它把“学习”单纯地视为反应的习得或知识的习得,视为一种线性式的个人知识的积累。“登山型”课程的学习观关注学习主体与环境的积极对话,它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同客观事物的对话,同教师和同学的对话,同自身的对话”,这种学习观向教师提出了实践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课题:活动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反思型学习。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智慧统整与知识统整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崭新的课程编制模式,是同“现代知识生产模式”相适应的。综合实践活动立足于整体主义教育与一元论哲学,主张张扬人性,强调德智体与知情意的和谐发展,关注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交融。
综合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课程价值观的深层变革。综合实践活动追求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追求学科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综合实践活动的四个要素——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学习者展示了无限广阔的虚拟世界,沟通了同现实生活世界的联系。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强势特征与若干误区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领域加以实施以来,具有明显的强势特征。第一,它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育开拓了广阔的天地,第二,它为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提供了坚实的舞台,第三,它为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但是,由于分科教育的积习与应试教育的无形束缚,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迷惘和偏差,存在一些不良取向,如功利主义与精英主义的取向,知识主义与技能主义的取向,活动主义与体验主义的倾向。这些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绊脚石,需要我们足够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助于革新课程与教学。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分野及其价值。我们希望实现分科与综合并举的格局,最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校知识与生活知识的统整,科学智慧与艺术智慧的统整,有助于加快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创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课程的理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