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流,转眼飞逝。眼看期末复习即将因为1月17日----期末考试的举行而告结束。站在这个时候,回顾我们已经的期末复习,尝试对我们期末复习的效果进行检验。
【目标:所有人都相同。】
期末复习之于所有人应有相同的目标,那就是通过复习,使自己能够做到会做的题目都能做对。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其一:通过复习,能够解决原来尚不会解决的问题。
在期末复习阶段,在对所学知识点以专题进行梳理过后,会再编制一些题目,其中有些新授时遇见、练过,也有些是复习之后,整合更多知识而形成。以通过复习,扩大解决问题的范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二:借助复习,使已有围绕问题的思考过程成为习惯。
当然,期末复习阶段,不缺的还是新授阶段都已经练习过的问题。这些数量关系几乎没有变化的问题,再被遇到,能否准确解答?此为对期末复习效果的检验标准之一。可以通过对先后不同综合练习完成情况的对比而得出比较直观的判断。
如果只是要求能把期末试卷全部写完,则不经历期末复习,也可以做到,那么,为什么还要进行期末复习呢?则是对学习及练习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会做的题目必须做对,此即为适用于所有人的共性复习目标。
【做法:不同人有不同。】
目标对于所有人都相同,但是为了达成上述共同目标,针对不同人,则应该有不同做法。
“说”与“写”都是一种输出,都是对思维情况及思维成果的物化与固化。这里,不同人,因其智能特点的差异也有其不同的需要着力的地方。比如有人需要多练习说,另外有人则需要多练习写。
多练习说:
有的孩子不善表达,更不善与人沟通,那么,为了帮助其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其知识体系的建构,则需要多给其创造机会,让其多说,以补上不足。
多练习写:
有的孩子喜欢说,平时比较喜欢举手发言,与人进行以语言为工具的交流。但是,惧于提笔。对于这样的孩子,则要提醒其多写字少说话,以帮助其在期末复习阶段能够在理解及诠释方面有显著的改善。
意识到这一点,在学校里,老师要在这个方面予以区分;在家里,父母也要在这个方面予以留意,以共同帮助孩子通过期末复习,做到长者更长,短者也变长。
针对上述共性目标,从周四开始,我已经开始因人而异布置订正作业----凡是分析错题,属于未能达到“会做全部做对”的同学,需有略带惩罚性的作业以示警醒;其他,即便练习错误再多,也只要求写出正确答案即可,此外再无任何要求。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会做的都能做对”的目标,在完成测试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如下原则,做到如下要求:
第一步:先完成试卷。
第二步:再检查试卷。
任何一次测试,均包括如上两个过程,且“检查试卷”的最终目标,即最佳效果是要能做到凡练习中遇到的题目,即便是在测试已经结束,试卷已经上交之后,也能说出所以然来。比如,试卷包括哪几大题、每个大题有几个小题、某项某题是什么等等,都应该能说出大概。
在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就已经知道检查要分三步走:第一步看有没有全部写好;第二步看有没有全部写完;第三步看有没有全部写对,那么,到了四年级,我们的测试之检查,应该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继续遵循以上三步走,还要力争做到“会做的不做错”。
这个目标,是面向所有人的共性目标,为了能够达成,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因人而异采取不同做法;在测试的时候,则需要反复检查,直至遇到的问题有印象,甚至能够再现和复述。
最后几天,我们就按照上述做法,朝着上述目标,再一起作冲刺式的努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