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报了很多课程,依旧没有什么收获?
明明按时学习课程内容,为什么到了实践还是回归原路。
接下来,我们好好聊聊这个主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学这一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比如,我学习写作,是为了提升我的写作能力。
当系统学习写作的时候,每个部分要分成多个细小的模块。
每个模块的学习,都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组合在一起就能写出一篇优质文章。
前期基本功一定要打牢固,好比你建一所房子,地基不牢,即使你盖的很高,还是会倒的,所以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怎么学。
(1)把课程先大概听一遍,再根据实际情况来针对性听一遍。
我们听第一遍时,大概率懵懵懂懂的,这很正常。
在我们听课当中,会有相应的作业去写,通过作业的反馈,其实就会暴露我们写作的哪一个具体模块有漏洞。
比如,你标题起的不好,你开头写的不好,逻辑不清晰,论证不严谨等等。
所以,找到当前写作中的最大的那个问题,然后单独复听。
每一次重新听课程,常听常新,是因为我们每次遇到的问题不同,所以在听课程所侧重点不同,自然会每次听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2)记录问题。
每一天有意识记录自己的写作问题,哪怕是很细小的一个点,都不要忽略。
比如,我今天的作业还没写完呢,今天的作业内容也太难了,我不想写了,颓废。
这一句话显得太啰嗦,叠词太多。
修改后:
今天不想写作业了,内容太难了,到现在还没写完。
两者对比,后者语句更简单,清晰,所表达的含义也没有丢。
请注意,为什么要收集问题,避免平均用力,而陷入自我良好的感觉。
因为每次找到最大的问题,再进行突破,再找问题,再突破。
循环往复,我们会进入一个深度学习的过程,大大有助于我们提升写作能力。
(3)公开输出。
比如说你今天遇到一些烦恼或开心事情,你都可以写一下。
我们要对这个世界有点话说,而不是随波逐流。
写完可以发朋友圈,或一些平台上。
为的是寻求反馈,检验你写的标题,内容,开头,结尾等具体模块,吸不吸引读者,引发共鸣。
而公开输出是最好的反馈渠道。
最后,一定要复盘。
复盘分成每天复盘,一星期复盘,阶段性复盘。
(1)每天复盘,针对写作的具体情况,梳理具体问题,回归课程,再次修改。
(2)一个星期复习,回顾你这一星期你学到了什么,你收获到了什么,哪个地方写的好,哪个地方写的不足,你要怎么去突破?列出行动方案。
(3)阶段性复盘,因人而定,可以定为十天或者是半个月一复盘。
提供两个具体思路:
从新的认知,旧的认知,进行对比,哪些地方打破你的认知,为什么会这样,收获到了什么。
从可视化实践清单,模糊的实践清单,进行对比,哪些计划完成的好,哪些完成的不好,为什么,怎么解决。
复盘,检验我们吸收课程内容的真实性,实践的具体性,不容作假,避免自欺欺人。
以上三点,是关于如何更好吸收一门课程内容的主要思路。
根据自身经验所分享,同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