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写作的初衷是源于疫情,居家办公实在太过无聊,但日更任务没4天就以失败告终。
现在写作的目的,除了让自己保持思考,梳理每个阶段的感悟和收获之外,日更任务无形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持久力,把做有意义的事变成一种习惯。
前段时间看到一句话,99%的焦虑源于自己曾经虚度的光阴。
别人在熬夜苦读的时候,你在玩手机。结果就是别人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你可能因为学历学校问题,只能将就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公司里,一边工作,还需要一边提升学历。
这样一想,是不是因为在对的时间做了错的事,比别人多走了一些弯路。
再比如,你羡慕同事一口流利的英语,但你不知道她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
今年经济和就业环境严峻,很多人开始焦虑,但只有焦虑,没有行动,最终只会越来越焦虑。
要么努力到出类拔萃,要么就懒得乐知天命,最怕你见识打开了,可努力又跟不上,骨子里清高至极,性格上软弱无比。
分享《山月记》中的一段话:
“我深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什么都不做,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