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完整的成长》第三章
提到这么一段话:孩子用哭来应付各种不适。有时不适消失了,但哭还好像意犹未尽。哭释放、调节了内在,放松后感觉就慢慢到来了,使哭转变为对感觉的专注。感觉是生命拥有的另一种天然的能力。
这让我联想到了隔壁那家的两个孩子,每天的哭声不断,早餐时间,我在午睡时间,晚餐时间都在哭,奶奶每天要说无数次“打死你”,爸爸中午回家也会说,上午我在客厅看书,还在要“拿衣架来,不准欺负妹妹,我打死你”
我的天呀,天天被她家的教育环境洗脑,真是让人心烦。
所以那样的哭声是代表对压力的反抗吧,两岁+的哥哥一岁+的妹妹,正是各种敏感期爆发的阶段,无法像大人般正常用语言表达,那么行动的哭吼便是最适合的方式了吧。
有时和先生吐槽这家人,你说他们懂教育吗?为什么他们家的声音我们总是听得见,是因为这几年隔壁一直没住人,习惯了清静,而这家人一入住,且以这种教育模式,声音又用吼的,显得特别明显,处处都是他们哭声、吼声!!
看来我需要用听书、音乐来缓解空气中的不良洗脑成分。
如果真正了解了生命,才能从本质上改善教育。我想这点真的很难,它太空洞。
孙瑞雪老师说,共生是客观和天然的状态,如果父母情绪较为成熟,内在较为平和,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就比较清楚,孩子情绪成长的空间就相对宽大和良好。我想,隔壁是不懂什么是性格的,只是穿西装的野人家长罢了。
孩子出生就带着性格,孩子出生就开始产生心理活动。
傍晚阅读后与先生讨论初二学生关于作文留白与母亲对话时,提到自信,提到精神上富养孩子,书中说,告诉孩子你自己真实的情况。没有什么比告诉孩子真话更容易让孩子接纳的了。
联想到李雪的观点,真实的在孩子面前承认,“我不想给你买这个东西,我想留着钱给我自己买”
成人要在孩子面前做到诚实,已经不再简单看事物的成人,要做到这点实属修炼,而我们面对孩子,可以轻易的“评判”,你怎么这么自私?你自私可以这样贪得无厌......诸如此类!想想大人们才是多么的可笑。
儿童是自己心理的主人。曾几何时,作为成人的我,是什么成长因素让我也陷入了如下的人际关系中:谈恋爱时,拒绝我就是不爱我,同事中,拒绝我就是为难我,上下级关系中,拒绝我就是拆我的台,父母关系中,拒绝就是不孝。如果你支持我,喜欢我,关心我,体贴我,爱我,那就请服从我。
这不就是武志红巨婴国书中的观点吗?这种成人的心理是最基本的孩子心态,它没有在成人内在长大过。所以看到那些事件新闻事件时,那些妈宝男的母亲,在和儿媳争夺权利时,就是这样的心理。
不含敌意的深情,用成人的理性来看,拒绝不是不孝,而是边界感的厘清。
兴趣是从婴儿刚生下来就开始了。这点也是我没有注意过的观点。孙瑞雪说新生婴儿在醒着的时候,当他看什么时,就好像完全把自己投入了进去。
养育孩子可以使妈妈从生命的角度重新感觉生活。这是孩子带来的礼物。
兴趣是儿童在这个世界上迈出成长第一步的重要标志。联想到每次送礼物感谢好友儿子分享旧玩具时,都会从对方的兴趣点乐高去选择,看来是正确的。
如果孩子在生命前6年拥有自由,他就一定专注。
许多教育工作者观察到:只要儿童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没有一个不专注。反向来看,如果一个孩子不专注,那一定是儿童被强制了,兴趣被成人打扰了,甚至被压抑和打碎了。
作者说,自由是教育的首要因素。当然,我们必须要有规则。规则保证我们自由的要素不被破坏。
荣荣让妈妈读了一个月的卡通书,书名是《一家人去旅行》,爸爸妈妈孩子都各自想去喜欢的旅行项目。如果换作以前旧有认知的我,也会像荣荣妈一样想,“为什么孩子老喜欢这一本书呢,这好无聊呀”
而当孩子豁然开朗地说:我知道什么是旅游了。就是在大自然中走动。
成人觉得无聊的,却使儿童内心发生着我们不知道的一系列变化。
所以我以后会给到问问耐心,养育本是个耐心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才是真教育。
从那后,荣荣不再要求读这本书了,重复读此书的过程完成了。
这里有三层含义1、兴趣是引导2、读书必须找到内在的感觉,包含心理过程,才可能发展认知3、重复操作是儿童的智力体操(蒙特梭利)
我们对于儿童的兴趣和专注,要了解它,珍惜它,保护它。
就如同隔壁儿童站在防护栏跳望高楼远处风景,要做的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不打扰。
分享一段阅读过程中让我醒目的文字:
这个世界对于儿童来说非常简单,但同时非常本质,桌子就是桌子,不赋予其他意义。毛毛虫就是毛毛虫,不赋予其他意义,朋友就是朋友,也不赋予其他意义。他们都是原来的样子。
孩子对于发生的所有事情,就是事情本身,并不赋予其他意义。
一切都如是,一切都是它本来的面目,这就是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我是我原本的样子,他是他原本的样子,就是原本的,不用为它赋予其他意义。这是人真正的生命状态,直接地就在本质 。而成人就不同了:桌子是红木的,价格不菲。毛毛虫是害虫,看上去有些恶心。你不和别人交朋友,你就不够好,你如果不表现得好,表现出别人需求的样子,你就不够优秀......
世界就此复杂起来,戏剧了起来,本质被遮挡了起来,同时麻烦、混乱了起来......
是的,成人赋予的意义叫作“知识”
而这些所谓的评判、知识都是外界、世俗的认定,而身边人、陌生人对个体的定义,又显得根本无需要在意,因为连自己有时都定义不了自己。
作者智慧,在每天早晨宿便手上的诗集《看见了你》,我显得并不浮躁,反而疗愈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