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豆瓣。ID:萌橦在读书
文责自负。
——
在卡夫卡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中,描绘了一位“饥饿艺术家”从职业生涯顶峰,到虚弱殒命的过程。其中令人细思恐极的场景与细节,虽然已过了上百年时间,今天读来依然让人毛骨悚然。
故事的开篇,就将饥饿艺术家的形象与工作状态描述出来:他身穿黑色紧身衣,瘦弱,肋骨外翻,以显示将他“饥饿”这一长期状态作为身体特征而展现出来。
他的工作地点,是一个小马戏团的笼子,这个笼子里,只有一垛杂乱的干草堆。当他开始工作时,就将自己关进笼子里,拒绝进食,任人观赏。
在他从事这门工作的鼎盛时期,人们争相前来观摩他的表演:看看他究竟能在笼子里,饿上多少天。
故事里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马戏团领班。他为这名饥饿艺术家安排场地,安排观众,安排守卫,并且记录他的饥饿时长。他们合作过相当长的时间,但事实却是,这名领班和饥饿艺术家的“艺术理念”,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领班曾经要给饥饿艺术家安排一个座椅,但艺术家表示,他的饥饿艺术,不能靠外在的支撑去保存体力,他要让这门艺术完全纯粹。所以,他最终拒绝了笼子里面摆放椅子,而是只要求有一垛干草堆和一个时钟。
领班为饥饿艺术家安排了守卫,每组三人,轮流监督饥饿艺术家在笼子中的一举一动。但饥饿艺术家则对这一行为嗤之以鼻。因为“挨饿”对于他来说,只是身体的一种本能,即便不是在表演,他也不需要别人的监督。但对于观众来说,他们来看表演,只是觉得饥饿艺术家也像普通的魔术师一样,在笼子里“表演一眨眼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食的绝活儿”。所以观众是绝不相信饥饿艺术家会没日没夜地忍饥挨饿的。
领班规定,饥饿表演不得超过40天,一旦到了40天,就要停止表演。但饥饿艺术家其实很讨厌这个规定,因为他觉得自己可以进行更长时间的表演,40天的期限简直是把他的天赋给扼杀了。所以每到40天结束表演的时候,他都因为表演被打断,而心情郁闷,无精打采。但这种表现在马戏团领班和观众的眼里,又成了另一种解释:他可能是因为饿了40天,才这么没精打采的。
看到这里,卡夫卡对于人与人之间隔阂的描写,简直让人叹为观止。他在这些细致入微的地方,进行了深入且透彻的思考,让“饥饿表演”这种几近荒诞的行为合理化,热门化。在被众多观众追捧的同时,饥饿艺术家却始终只待在他的笼子里进行表演。
观众们虽然热衷去看他的表演,但却不是真正地在欣赏他。观众只是怀着猎奇与好笑的心态,来看看饥饿艺术家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躲过这么多双眼睛,偷偷进食的。
卡夫卡在故事中说了这样一句话:“想要对抗这种无知显然是不可能的,想要对抗这个无知的世界同样不可能。”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是这种无法言说的格格不入感,让人倍感孤独。联想到卡夫卡的人生经历,就更能体会到他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力与不解。
——
然而,就像许多流行的潮流会滚滚逝去一样,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也渐渐落伍和过时了,人们不再兴高采烈地来看这个骨瘦如柴的家伙,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更刺激的事物上去了。
马戏团领班开始带着饥饿艺术家巡回表演,他们长途跋涉,走过大半个欧洲,却始终没能找回黄金时代的辉煌。最后,饥饿艺术家与领班分道扬镳。
然而,潮流是个循环的圈,世事无常又有常。几年之后,饥饿艺术又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就如《旧约·传道书》中所写的一样:“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饥饿艺术家很快又加入了一个大型马戏团。这个马戏团有多种多样的表演形式,也有成熟的运作模式。饥饿艺术家也许可以走上第二次事业高峰。
可事与愿违,因为他的笼子紧挨着兽笼,感官上的刺激远远低于野兽带给人的冲击。人们只有在狭窄的通道里,去看野兽的途中,经过他的笼子时才会偶尔撇上一眼。
很多孩子没见过他曾经的表演,都觉得这个人躺在一堆干草上干什么呢?很诧异。
偶尔有带着孩子来看马戏的父母,见到他时会勾起遥远的记忆,兴奋地向孩子解释一番,但孩子们完全理解不了父母为什么会喜欢这种莫名其妙的表演,而不是喜欢看猛兽。
这种困局的寓意就是放到今天,也同样令人深思。曾经万人空巷的春晚,在经历了无与伦比的辉煌以后,被时代潮流冲走,成为一代人的记忆,也成为可有可无的鸡肋。
随着艺术家们的老去、退场,还有更多娱乐方式的兴起,人们不再满怀期待地守在电视机前,每年就等着谁谁谁出场,就等着零点钟声敲响,就等着充满年味的歌声。而是纷纷低头拿着手机刷刷刷,无论男女老幼。
原来,百余年前人们的困局,今天的人们同样会经历,丝毫没有任何变化。
——
不再有人监督饥饿艺术家了,他笼子前面的计数牌也被人遗忘,好久没有更新了。人们不再记得他在里面待了多少天,应该远远超过40天了。甚至,人们已经看不到他了。
这天突然有人问,这里为什么空着一个笼子,而放了一堆干草呢?人们这才发现,饥饿艺术家已经慢慢陷进甘草了。
监管员进入笼子,将他摇醒,问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表演?当问到他为什么会选择进行饥饿表演时,饥饿艺术家虚弱地答道:“因为我找不到对我而言称得上好吃的食物。假如我发现了这种食物,相信我,我根本不会搞什么饥饿表演,而是会像你、还有其他所有人一样,大快朵颐。”
原来,饥饿艺术家的艺术动机是那么简单,根本没有什么奇怪的理由。可见,一个人的某种行为,另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感同身受的,也没有一个人会关心别人真正需求的是什么。也许,这就是人与人的隔阂吧。
最终,饥饿艺术家迎来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在他的艺术行为中结束了他的一生。然而那个象征着困住他也象征着保护他的笼子,马上就迎来了一位新主人:充满野性的美洲豹。
在这里,卡夫卡将整个故事的基调从灰暗带向活泼,但又显示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饥饿艺术家死去了,取而代之的却是和他截然相反的充满活力的生物。虽然这个美洲豹充满野性,也充满活力,但他却会失去作为野兽最基本的权利和天性:自由。
虽然在这个牢笼中,它饿不着冻不着,也有足够的空间活蹦乱跳。但长此以往,牢笼无疑会将它的野性慢慢磨掉,最后让它如驯养的猫一样,丧失野性。这也许也象征了曾经自由的人,被关进了一种逃不掉的牢笼,从此丧失一切作为人的本能,还有骨子里的能力,成为一个无欲无求,不会思考的走兽。
——
以上就是我在读这套《变形记:卡夫卡中短篇小说全集》时的一些感悟。本来想多介绍几篇,但没想到一篇《饥饿艺术家》就占用了诸多篇幅。
这套小说集共分为三卷,收录了卡夫卡的80篇中短篇小说,由著名翻译家文泽尔先生德语直译。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文中也加入了诸多文献与背景注释。
在读这套书的时候,我感叹卡夫卡对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思,也感叹他在文字中徜徉的那种想象力。他是一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天才,一件小事,一个小物件,都可以引发他无限的遐想与思考。所以在他的文字中,很多的意象与寓意,普通人是无法理解的。
但他的文字又是那样充满魅力。读这套书花了我相当长的时间,有些篇幅也是似懂非懂。但正如本文所分享的《饥饿艺术家》,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也引发了我对于当下,对于自身的一些思考。
也许,卡夫卡无论处于哪个时代,都不能改变他孤独的处境,因为他是那样不同。但这也不会妨碍他的文字可以穿越时间、穿越空间,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