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远都不要去抱怨环境,你要想的是我做的这个事,我到底怎么才能把这个事做好。往这个方向去思考问题。
一个人他想要这个东西,但是他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你看到的每一个客户他都是一个潜力股,都是未来潜在的精准客户,来的任何一个人,我都用一个很好的态度去服务你。今天不买也许你明天会买,明天不买也许你后天会买,我今天留了你电话可能到你有钱买的那一天你会选择跟我联系。
所有的生意是长期经营思维,客户是沉淀出来的。
不是我一直要在这里卖这一个东西才叫卖东西,而是你认为你的生命当中可能会销售所有所有的东西,今天可能是奔驰,明天可能是宝马,后天说不定去卖飞机了,也有可能有一天你卖的不是一个实际的产品,卖的是你自己的服务,卖的是你个人IP,都有可能。
但是本质上来说其实这些事都有很大的共性在里面,发心很重要,底层逻辑要正向,你的底层逻辑正向了,你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你就会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更有激情。
如果你在做的这件事你一直解释成负面的事,你会认为自己做得好反而会成为一个不好的人,那么你根本就不会倾尽全力的去干。
2.一个人没有成就,不能够活得非常的耀眼,核心是因为没有把认知落地的能力,核心是本质的一种胆怯,不太敢去验证他的认知到底对不对。
你能不能把你的想法落地,把你的认知变现这个才是最实际的。
人与人的差距源于一个人吸收了知识之后去实操,然后在实操完了以后再把它变成自己的一种行为惯性的一种能力。
就是你真的有勇气去把你所有听到的想到的一些东西全部都变成事实,变成实际层面的东西,而不让它一直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
你读过再多的书听过再多大师讲的东西你能把这其中多少的东西能落地呢?能运用好呢?你能把多少的认知去变现呢?
每个人都不缺认知,扪心自问有多少你听到的认知你有自己去实践过、总结过、归纳过,然后变成你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