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物质丰富,衣食无忧,但内心却贫瘠了,常常有着忧愁、叹气甚至痛苦,感受不到快乐和幸福。难不成,物质和精神真的成反比,需要物质极端贫乏时才能有快乐吗?那倒不是,快乐一直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的眼睛始终在物质得失上,忽略了这简单易得的快乐。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而小人却经常忧愁。”孔子常说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所围绕的,无非就是一个“利”字。心驰于物,被物质牵着走,“患得患失”,没有得到就总在想怎么去得到,得到了,又担忧会失去,无论得与失,都在担心,这心跟着物质打转转,被物奴役了,成了个以利益为中心的小人,又怎么会不忧愁呢?
怎么才能做个坦坦荡荡的君子?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内省不疚”。
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就是一个多言而浮躁的人,同时也常常忧愁,有次,司马牛问孔子:“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很了解他的不足,就有针对性地点他说:“做个君子,能做到不忧愁、不害怕就好了。”可司马牛却没有醒悟,还是继续追问:“做到不忧愁、不害怕,就能算是君子了吗?”无奈,孔子只能明说了:“自己内心反省,没有什么愧疚,还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可司马牛还是没能从中受益,仍然是心中忧愁恐惧,看到别人有兄弟而自己没有,就连这种小事也忧愁起来,可见其并没有把孔子的话听到耳里,没有“见到过错而内心反省”。
孟子有句话说得很好:“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内心不谋自己的私利,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心中对每一件事都没有愧疚,又哪来忧愁和惧怕呢?所以,孟子说,观察一个人,最好莫过于观察他的眼睛。因为眼睛掩盖不了一个人内心的丑恶。心地光明正大,眼睛就会明亮;心地不光明正大,眼睛就灰暗无神。有空,也观察观察自己和别人谈话时的眼神,是否能光明正大,敢于直视,又或者是闪烁不定,左顾右盼。前者无私光明,后者谋私有愧。
有些人常常沉浸于咀嚼过去伤痛,回忆一次,就有一次的刺痛,又让自己重温了一遍痛苦,总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甚至还会和别人分享自己回忆的痛苦,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安慰,其结果,总是徒劳的。
有些人常常回忆过去的美好,见到朋友就说起儿时是多么好,多么无忧无虑,说到现实,却总是唉声叹气,总也找不出现实的快乐,就这样生活在回忆的快乐中,生活在现实的痛苦中。
古罗马神话中有个双面神叫亚努斯,他有两张面孔,一面回视过去,吸取教训;一面展望未来,充满希望。当他看过去时,非常清晰,每一件事都历历在目,当他看未来时,充满理想,信心满满,但他却不能看到最有意义的现在。
“活在当下”,过去的愧疚和后悔,无法挽回,就把它放在记忆的底层,用每天充实的生活占用回忆的时间;过去的美好和快乐,无法回去,就用心去在现在寻找心灵或身边的快乐。从现在开始,做到每一件事无愧于心,无愧于天与人忧愁和痛苦就会慢慢远离,内心也会渐渐坦荡光明。
人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这“家园”,是伤痛、忧愁还是快乐,不取决于自己遇到多大的困难、多深的伤痛,而是取决于自己的态度。快乐,不是去找到的,只需要调整自己的态度,把眼睛转个角度,快乐会很简单。
(向雄读《论语》之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