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1月27日,瑞典人诺贝尔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予“一年来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他的遗嘱,瑞典政府于同年建立“诺贝尔基金会”,负责把基金的年利息按五等分授予,文学奖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籍科学家作家享誉国内外,2012年莫言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而2015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给予了国人一个更大的惊喜,屠呦呦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在国内接受完整教育并开展实验而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华人!
看似“高冷”的诺贝尔奖每年都会给予世界一个惊喜,2016也不另外。
2016年10月13日,随着诺贝尔奖最后一个悬念——文学奖的揭晓,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落下了帷幕。每年的这个时期,人们总是对预测奖项的最终归属乐此不疲。然而,每年的诺贝尔奖都没有向着人们猜测的方向发展。今年的最大冷门无疑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歌手兼诗人鲍勃迪伦。
许多人对这一奖项的归属唏嘘不已,然而如果你用心去了解鲍勃迪伦,你会发现,他一定是受之无愧的。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并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民权运动的代言人。他直接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和后来的音乐人,例如尼尔·杨、大卫·波维、娄·里得、布鲁斯·斯普林斯丁、约翰·列侬等人,并被时代杂志列入本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人的名单。如果没有迪伦,无疑摇滚乐将走一段弯路,将不会有“披头士”(THE BEATLES)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不会有“滚石”的《乞丐的宴会》(Beggar’s Banquet),也不会有“乐队”的《来自大平克的音乐》(Music form Big Pink),这就是他的影响程度。他对音乐的最主要的贡献,这点也影响了列侬和麦卡特尼之后的很多歌手,那就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从他一开始的抗议歌曲,就展示了他的歌词比他的音乐更感召力、更激动人心。纵观其音乐生涯,Bob Dylan 真正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
鲍勃的语录甚至是许多歌词都是充满意境和值得深思的。No one is free, even the birds are chained to the sky. (没人是完全自由的,即使是鸟儿,也有天空的约束。)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有些人能感受雨,而其他人则只是被淋湿。)而这之中,最为人熟知的一句话,也是时常被用来激励我们大学生的一句话便是:大学就像养老院,而且事实上,更多人死在了大学里。
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里的人,就过上了摆脱家长束缚、远离社会竞争的日子。于是,贪图享乐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生活的主旋律。图书馆里看书学习的人越来越少,知道酒吧、KTV等娱乐场所的人越来越多。大学的时候你认识了多少名牌?你穿过多少名牌?你交往过多少男女朋友?
甚至许多高中老师会教育学生:“等你到大学就没人管你了,你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如鲍勃迪伦所说,大学不是一座养老院,不是一个让你养尊处优的地方,只是在这里没有人会推着你,拉着你前进,你必须要靠自己!除了在学习上,还有生活中,要独立,用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有目标并敢于为之奋斗。而许多人就是在这座他们为自己修葺的养老院里死于安乐。
鲍勃迪伦是一个歌手,明星,但他更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你无法否认他创造的歌词中丰富的内涵,发人深省的蕴意。而我们更要学习他那种“深藏功与名”的精神。在诺贝尔奖公布之后,他在演唱会上对此只字未提,让世人一度误认为他拒领诺奖。然而事实是他在官网上默默地更新了简介,既承认了肯定了诺奖,还保持了低调的作风。
正所谓不想拿诺贝尔文学奖的歌手不是好诗人。
摇滚是喧闹的,激昂的,但他的内心是平和的,淡泊的。
这不正是一种诗人所独有的洒脱吗?“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昔日我曾如此苍老,如今才是风华正茂。
(文/赵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