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摘录》分享。沉淀自我的方式是读书,锻炼自我的方式是实践。读书《2~6岁儿童绘画与心理发展》第一节之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读书摘录:
与之前所说的“辩论赛”相似,心理学家们还对另一个话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假如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棵树苗的生长一样,到底是应该让这棵树苗尽可能的自然生长,还是要多给予它后天教育的机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双方的观点。
天然生长。赞成“天然生长”这个观点的有法国教育家卢梭,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和格赛尔等。卢梭提出这样的观点:儿童的成长过程顺应自然,不要给予过多人为的干预。他在著作《爱弥尔》中写道:“无论何物,只要出于自然的创造,都是好的,一经人手就变坏了。”曾经提出“儿童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先驱霍尔也主张顺应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而不是遵循外在的法则。后来心理学家格塞尔详细描述了儿童从新生儿到10岁的发展情况,确定了每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典型特征。
由此可见,支持儿童应“天然成长”,并不是要放任儿童完全自由发展,而是要遵循儿童发展的内在规律,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
教育树人。站在“教育树人”这一阵营的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斯基尔斯等。布鲁姆曾经对千名儿童进行长期的追踪和研究,斯基尔斯曾经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他们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经常与儿童沟通、多一些游戏陪伴等早期教育经验对儿童智力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同时,生态学家提出“敏感期”的概念,在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中也表明对处于敏感期儿童有意义进行教育,将对儿童智力的启蒙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有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发现,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对儿童的个性发展同样具有深远影响。
由此可见,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其内在发展的规律,又要考虑通过教育的影响和干预来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一些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还算乖巧,读小学的时候也比较听话,可一到了初中、高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家长们往往感到非常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的孩子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子了呢?事实上,这种变化早已在孩子的心里生了根、发了芽,只是家长没有看到这个内在的发展过程而已。
在这种现象背后,其实暗藏着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轨迹。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进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一方面,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种连续、渐进的过程。心理发展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当某一种心理活动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并没有出现新质变时,是一个持续性心理发展变化,说明他正处于一种量变的积累过程。这种孕育着新的质变的量变过程,就表现为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的现在都有过去的影子,现在的心理特征都是以先前的状况为基础,都是对先前心理活动的继承和发展,正如你准备盖一栋房子,房子最后的样子取决于你在整个过程中的积累。
另一方面,个体心理发展又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式的量变到质变到跃进式的质变的过程,整个发展过程分为若干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这就是心理发展的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