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王阳明先生一生都在实践“知行合一”,并且推行,每个人对“知行合一”的理解都不太一样,就像王阳明的弟子徐爱,徐爱并没有领会到先生的“知行合一”,好多人都是知道了一些道理,却不可以那样去做,世间的道理好像都明白一样,但却做不到。徐爱认为“知行合一”是两回事儿,所以他就去请教王阳明先生。在王阳明看来,“知行合一”之所以很难做到,是因为被自己的私欲所阻隔了,王阳明说,看见了就属于知,这是感知,看见了这个东西,并且喜欢上了这个东西,这就属于行。感知就是我们的触觉,视觉,知觉,听觉,嗅觉。这个行别人是看不到的,是“意动”,“心动”,是内在的东西。一个事物你看见了它并且还非常喜欢,这就是“知行合一”。但做到“知行合一”真有这么简单吗?
“知行合一”很难做到,古代人把知与行分为二了。在古代的时候分为两种人,一种人是只盲目去做,不思考,另一种人是只空想不去行动。总体来说就是有些人只知不行,有些人只行不知。
那为什么王阳明先生一定要强调“知行合一”?我认为只有“知”与“行”结合起来,才能成功,如果有些人只做到“知”或者“行”,那他就不不会轻易成功。今人却以为必然先“知”,然后能“行”,且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以身正道”是儒家的根本。
那对于我来说,哪些地方可以做到“知行合一”呢?哪些方面又做不到?就像我,对于自己喜欢的事情,能做到“知行合一”,如果有什么事情让我碰上了困难,或者我就对这件事不感兴趣,那就做不到“知行合一”。比如说我喜欢小动物,那我就会花大把的时间来了解动物们的生活习性,它们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什么,它们喜欢玩什么,不喜欢玩什么,对于我来说,跟动物在一起非常有乐趣,所以我跟动物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异常快乐。还比如我非常喜欢滑冰,觉得滑冰非常自由,并且及具有艺术感,还可以释放自己的情绪,热烈而又张扬,那我就会了解关于滑冰的一切,并且把它研究明白了,然后再坚持下去。但这好像做到“知行合一”挺简单的呀,那为什么王阳明先生说做到“知行合一”会很难呢?其实,做到“知行合一”是要有很深的境界的,并不是我看到了这个东西,我喜欢上了它这就是“知行合一”了,比如滑冰吧!就需要有很强很强的毅力,必须坚持不断的,这也并不是只是肉体上活动,还需要掌握这项运动的技巧,怎样滑才能滑出艺术感。而这些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因为太苦太累而不想坚持下去,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是因为真正的热爱而做到“知行合一”。
那么,如何理解王阳明先生的圣贤梦?王阳明在十一岁的时候就有一个圣贤梦,而王阳明的圣贤梦和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是不一样的,王阳明的圣贤梦完全是靠自己,是取决于自己的选择,属于道统方面,而我们小时候的梦想,比如航天员,这也需要靠自己,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但对于王阳明圣贤梦不同的一点是,还需要客观的原因,并不是自己努力了就可以当上航天员,还需要有外界的机遇,这属于学统方面。总的来说,圣贤梦是要靠自己,而航天员除了靠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外界的原因。
顺着本能走的“知行合一”很容易,比如我有一段时间在学小提琴,每天下午都要去,并且一学就是两三个小时,但学着学着就不耐烦了,就不想去学了,就慢慢对这件事情产生了反感,于是我就再也没去学过。这看似是“知行合一”,但又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这是出于本能的行为,而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是要有价值的判断,要有意义去做某件事,再通过不断的修炼,最终达到真正的“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