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熟人即生活中有交集的人,一般不做咨询,可以访谈(不收费),如:团队约练。
2.预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觉察。刚发现自己有预设的时候,定下神,不要再问了,只简单回应重复他的话语,问他的想法,感受身边人的看法。
(你怎么想?怎么看?身边的人知道吗?他们怎么看?)
一般我们内心有答案,就是预设了。
3.刚约练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降低期待,不要太快的抛出自己的问题、保护好别人,学习如何做观察员、练习基本功(倾听、感同身受、学习资深老师如何赞美、如何倾听、如何回应等)、约练box。
4.给孩子做咨询,给父母讲团体课。家长改变,孩子进步。
5.尽量不与来访者产生肢体接触。女性咨询师对年幼的来访者征得同意可以有一些肢体接触,男性咨询师与女性来访者绝对不可以有肢体接触。
6.不要试图去劝来访者,要保持好奇,是什么让他这么做的?相信他自有他的道理。避免专家姿态出来。当来访者跟我们要建议时,我们要反思是不是我们流露出了专家的姿态?学心理就是自我觉察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学技术,约练时一定要保持觉察。
7.针对不想学习,只想求方法的来访者。在做咨询之前,要先介绍咨询是需要做很多次的,不是一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咨询不给建议,但是可以陪你做更多探讨。咨询是要收费的,一周一次,一次大概1小时,降低来访者的期待,不想求方法。对于还是坚持要方法的来访者可以问他:关于你说的问题,我有我的看法,但我想先知道你怎么想的,怎么看呢?
8.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能够保持当下的平静就可以了。
9.焦点咨询以效果为准,不注重一般信息的收集,有的信息不一定有用。焦点更看重怎么对来访者更有帮助,事无绝对,看具体个案,不要怀疑自己。
10.允许来访者不说话,允许沉默。找他的爱好聊一聊,只要咨询师不煎熬就好,当来访者不说话的时候,不要让家长在场。
也可以单独找家长聊一聊,看到家长的不容易,获得更多信息。
11.针对只想让孩子改变的家长,最好不接。
如果必须接这样回应:父母来孩子不来这样咨询有效果,但是效果不如孩子来更好,需要咨询好多次,并且说明咨询是不给建议的。
可以聊:希望孩子怎么改变?希望有哪些改变?父母的努力、付出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哪些不让问题更糟?
12.每次咨询都当成最后一次咨询来做。
咨询后说:下次见和你聊的很开心,这些 会让我感觉到他是受欢迎的,这样就有可能会聊下去。
每一次咨询都可以当成独立的咨询。
13.反馈更客观,像一面镜子进行澄清。放在结尾总结,更正式,让来访者自己做更好。
让当事人做总结,他印象会更深刻,能让当事人出力就让他出力,顺势而为,咨询师多出力,对方或许就没有那么主动了。
14.孩子被妈妈骗来,不配合咨询。
咨询师事先要和妈妈反复强调,一定要和孩子说清是做咨询,孩子愿意来才来。
孩子被骗来很委屈,很愤怒,咨询师可以顺着他的话去说,表达惊讶:呀,被骗来的呀,那心里肯定不好受了。如果孩子在哭:别哭!(递纸巾,擦擦擦擦)说说看妈妈怎么骗你的呀?给我讲讲妈妈咋骗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啊?你什么感受啊?说说吧,能单独和你聊聊吗?
咨询师回应的语气态度要和来访者的一致,与之同频,顺势而为,不固守目标。
15.让孩子来上学不是好目标。正确的目标是正向所欲可行,不包括让别人改变。
16.给学长做咨询师都容易胆怯,每个人都会如此。把它视为正常现象,多做练习,不去比较,看到自己的成长。胆怯是因为没把握。
17.来访者想待在问题里,咨询师要思考,和他探讨他是什么让他想待在问题里,陪着他。
18.被来访者卷入不是有共同语言,是没有保持中立,要探讨移情和反移情。
19.永远不要显得比来访者更聪明,更着急,更乐观、更智慧、更厉害。
20.咨询有效的判定标准:
来访者本人认为对他有帮助,来访者身边的人认为对他有帮助,咨询师感觉帮到了来访者、量表测评结果变好。
21.所有咨询都要写案例报告。
22.目标是在主题下产生的。比如来访者想聊学习、睡眠、关系等,这些都是话题。从中选出一个来话题是主题,如谈学习。那通过聊学习有什么变化,这就是目标。
23.焦点解决治疗不主张自我暴露。
24.判断来访者是否为咨询范畴
学习精神症状学知识(变态心理学的内容)
不是咨询范畴及拿不准的情况可以转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