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负盛名的情感剧导演陈可辛、“纯爱片鼻祖”岩井俊二、灵性与实力兼备的内地演员周迅。三人此次的亲密合作,铸就了这部以日系风格为基调,又很接中国生活地气的纯爱影片——《你好,之华》。
也许她的票房不会像商业大片那样理想,但这部以细腻和温暖治愈心灵的电影,仍然值得有着情感困扰的你一看。
故事发生在大连,妹妹之华在姐姐之南去世后不久,在代替姐姐参加初中同学会时,遇到了曾经被自己倾慕,却只心仪姐姐的学长尹川。之华开始通过没留地址的书信,以之南的名义向尹川倾诉心事。
收到信的尹川,把追忆过去的回信寄至之南的老家,被之南的女儿睦睦和之华之女然然收到,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之南的名义继续回信,慢慢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往事。随着几人沟通的深入,每个人埋藏在心里的结也一点点地被解开。
坦诚的沟通和倾诉,成为所有人面对失意和失去所带来悲伤的良药。
从一开始的通信追忆,到后来面对面的死讯告知;从尹川寻找之南的前夫寻根究底,到女儿告知尹川妈妈生前珍藏信件的举动;甚至仅仅是之华对侄子“男孩也是可以哭的”开导,让所有人能以更多的释怀,得以去面对亲人离去这个令人悲伤的事实。
01
面对任何看似无法越过的心结,坦诚,是解开它的最基本的前提。
初中时的之华,面对尹川委托自己把情书交给姐姐,口是心非地没有行动。对于这件事与愿违的事情,她没有坦诚相告,憋在心里的同时,继续着和自己心爱之人的平常交往,直到尹川亲口问过之南关于信的事情,去质问她为何没有履行委托,之华才知道被倾慕之人质问得百口莫辩是何滋味。
面对爱情,人的本心无法改变,即使你动用再多的心思,付出再多的精力,对方接受与否,都只会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几个字而已。
一如之华承认错误,终于转交了情书,又鼓起勇气向尹川递交自己的表白信之后,得到的是尹川毫不犹豫的一句“对不起,我不能。”
无比悲伤的她虽然泣不成声,但这样坦诚的表达,让内心的情绪通过爆发得到宣泄。面对人生第一次爱情的失意,就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淋漓尽致的哭出来,把自己心里压抑着的情感释放出来,也不失为一种圆满。
人生之中因爱而生的遗憾,从来都不可怕,它可以让人成长,可怕的是因一颗不坦诚的心,让你一直活在一场不切实际的梦里,梦越深,被惊醒时的伤害越是无法接受。
02
相对于坦诚的倾诉,在爱的世界里,压抑则是悲伤和悲剧的源泉。
每当外人问起之南的死因,家人都说是病死的,直到之华在尹川面前亲口述说出了真相。
之南抛弃尹川的爱情之后,就从来没有幸福过。她没有倾诉过,在忍受丈夫的家暴之余所做的,只是爱护着尹川的《之南》这部小说。作为这段爱情追忆的结晶,它是之南书架上唯一崭新如初的图书。还有之南珍藏着的尹川初中时写来的情书。
但无论她以何种行动想要换取心理安慰,缺少了倾诉的树洞,缺少了宣泄的路径,这一切的行为只能转化为遗憾、后悔、愧疚和辜负,在她已千疮百孔的心里无限的膨胀和纠结,直至她自己无法承受。
胡歌扮演的之南的前夫尽管是个暴躁渣男,但并不是之南走上绝路的决定性因素。当家暴对身体的伤害成为一种常态,不愿倾吐出真意,亦不愿以行动改变这一切所造成的内心的孤独和压抑,才是一切悲剧的根源。
03
倾诉,却可以让人愿意以希望之心面对生命,希冀着活成自己最好的样子。
睦睦和然然自从收到尹川阴差阳错的回信之后,便无法克制继续挖掘这段往事的来龙去脉。书信中尹川毫无保留的倾诉所展现出的美好,像儿时听到的童话故事般令人浮想联翩又舒适温暖。
之后与尹川的见面,进一步帮助她们了解了有关这段感情的一切,她们明白了,逃避和压抑,从来不是面对生活的最好方式。曾经因暗恋同桌而不想去上学,却一直不愿对睦睦诉说的然然,终于向睦睦说出了她心里的纠结,得到了她亲人温暖的理解和鼓励,她才更愿意让自己选择坦率与勇敢,去面对她自己必须面对的事情。
同样的,面对母亲的去世而越发孤僻的晨晨,终于也在之华的劝说下,选择以哭泣的方式倾吐出了心里积聚的悲伤,从此能以更释怀的心态,去面对已逝的亲人。
所有演员认真而不刻意的表演,与日式缓慢而温情的步调相谐,让这些发自内心的倾诉,如清泉般流淌和释放在影片的每一个镜头、每一次感动。
虽然整个故事中没有一封信是以“你好,之华”为开头的,影片却以此为名。
监制陈可辛专门解释了这个片名,他说:到最后如果有一封信给之华,不管是之南写给之华,还是年轻的之华写给若干年后现在的之华,然后开头说“你好,之华”,她收到这封信会回一句:我很好。
相信之华会以如此的可爱与自信去回信,因为虽然整部影片围绕展开的,是之南和尹川的这段往事,之华却作为那个在俗世中保持着一颗最出世,也最坦诚的心的人,真正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样子。
也许她儿时的爱情并不如意,长大后也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她却能够凭借自己的直率和坦然,让内心清空阴霾,又让希望住进来。
之南留给两个孩子的遗书里所写的,正是《之南》小说里结尾的希冀——愿你活成最好的样子。
之华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