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每当听到或看到这个歌词,就会思绪翻涌,想起妈妈对我的种种心疼、关爱和培育之情。
如今妈妈老了,再也不能为我动手动腿,跑前跑后了,但是疼爱女儿的心一直没有丝毫改变。
而且前几天,她竟然在老家附近的小公园里,推着轮椅车,竟然也大声唱着这首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歌谣。
天底下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母亲的爱。母爱就像一颗不落的恒星,从小到大,一直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母爱又仿佛是阳光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身心不断变得强壮,成为对社会有用之材。
今天是母亲节,故借机对无私博大的母爱、养育恩情作一丝表白。
在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岁月里,细细碎碎的记忆有很多,其中最令我难忘、最值得感恩的一段经历,是我十三岁那年发生的事情。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全国各地的青少年学子和家长都为之兴奋和受到鼓舞:自家的孩子终于可以施展才华,有机会竞考去高等学府深造了。
那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中专”、“大专”、“大学”这几个学历字眼。因为父母告诉我,谁谁家孩子的爸爸妈妈是技术员、是干部,就因为他们有中专或大专文凭。
那时的我,在父母所在兵工厂的子弟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异。
这时爸妈就琢磨着为我谋求一个更好的学校去读书,因为教学质量高更容易考学出去,离开坐落在深山沟的工厂,摆脱将来在工厂上班的世俗命运。
可见,40多年前的爸妈就已经非常有远见,有超前的眼光重视孩子教育,不惜投资重金培养孩子,给孩子一个好前程,这在当时的家长群体里是非常罕见,与时代变迁后的十几年,直至如今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并无二致。
也正是父母的高瞻远瞩,才成就了我的今天,使我成为一名大学教师。
于是乎,爸妈就联系一位远方亲戚,她是妈妈的亲姨奶奶,也是父母的月下老人,一直有关系来往,而且她老人家当时居住河北某市,市里的高中肯定比县里的中学教学质量更高一些。
即便我当时已经考上了县里的最好高中,但父母仍义无反顾地决定,送我去亲戚家所居城市的中学读书求学。
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那是妈妈远道陪护我到亲戚家的。
当时正值夏天,热浪滚滚,烈日炎炎,当途经至市体育场大门口附近,看见马路边上有一位卖冰棍的阿姨,悠闲地坐在木制的冰棍车旁,等候过往行人来出卖冰棍。
她戴着白帽子,外穿着白大褂,类似现在的厨师那般打扮,
冰棍车上面盖着厚厚的棉被,掀开棉被,露出两三桶热水暖壶那样的保温瓶,里面歪七扭八地躺立着用薄纸包裹的冰棍,其中有冰糖的,奶油的,还有红小豆的。
妈妈给我买了一根,我拿着冒着雾气昭昭凉气的冰棍,放在嘴里咬了一口,瞬间凉爽袭遍周身,这不仅是一只消暑解渴的冰棍,而是饱含着妈妈一颗滚烫的爱心啊!
接下来的两年半,我在亲戚家度过了愉快的中学时光,高中毕业后才离开返家。
期间,每个月我的生活费,都来自父母那微薄工资的一半,那另一半才用来安排全家四口人的各种花销。
这哪里是一般家庭的父母能舍得和做到的,分明是有大爱、有智慧的父母对孩子的厚爱和培养。
父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报答不尽。
如今,亲爱的老爸已离开我两年半,祝您安好!
幸有亲爱的老妈,让我还有机会能陪伴尽孝。
此时,我想说:
有风吹过,岁月像流徽闪过,
倍加领悟到母亲的伟大。
有风吹过,女儿已经长大,
莫再为我操心牵挂。
有风吹过,今逢母亲节,
愿天下为母之人健康快活。
在此,衷心祝愿老妈幸福快乐,福寿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