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我们数学老师教过我们为解决华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日炎热和冬季寒冷的问题,可以从喜马拉雅山脉中间开一个3X3的沟渠,把南亚次大陆的温暖且湿润空气送到华北平原上。
顺便除了从西方进入南亚次大陆的开伯尔山口之外,还能创造一条从东方通向南亚次大陆的战略通道。
很多人对这个南亚次大陆上最大的国家的饮食的印象停留在糊糊,作为业内人士,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我要用我最专业的知识来告诉各位,印度的料理属于“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的组合。这句话来自百度百科。我觉得很对,而且我可以补充的是,季羡林先生曾把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希腊文化作为世界文化体系的主要的四个组成部分,足以说明其文化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可见糊糊应该不只是糊糊而已。
印度以宗教繁多闻名,为了尊重各自的宗教习惯,印度人放弃了猪肉和牛肉,有一部分甚至放弃了荤食,造成了食材相对的简单。作为亚欧板块中最靠近赤道的地方,气候十分炎热,需要大量的香料对食材进行腌制,以保证食物不会因为天气炎热而很快损坏。释迦牟尼曾说过:睡觉朝右侧属佛,平卧属阿修罗,朝左侧属魔。对于右手的宗教崇拜,让绝大多数的印度人只用右手吃饭,在没有进食工具产生的时间里,烹饪方式为了适应进食方式,逐渐形成了主食蘸取流食的烹饪传统。
印度宗教繁多是因为本身民族繁多,又遭到历史上多个西方强势民族的侵略,近代更是有英国的殖民,与其说是尊重彼此宗教习惯,还不如说,现代版本的印度饮食习惯是由于统一的殖民国家的殖民需要而形成的。作为亚欧板块中最靠近赤道的地方,整体也处于亚热带地区,印度有着丰富的日照资源,且南亚次大陆平原地形占主导,水网交错弥补,但由于大陆面积广阔,纵深较大,每年有将近一半干旱期,所以粮食产量也一直不高。虽然印度人对右手有着谜之崇拜,但对左手的厌恶也是毫不遮掩,所谓左手是魔鬼的代表,让我想起了马尔福少爷在翻倒巷获得的那只光荣之手。
再往前推,到十几万年前,南亚次大陆是一块漂流在大海上的孤岛,在南亚次大陆上的生态也比盘古大陆更早一步奔溃。在还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之前,南亚次大陆上的物种已经几乎灭绝。也许这样的历史沿革,并没有让南亚次大陆上的后代并没有做好与人为邻的准备。香料繁多,物种虽丰,但不能果腹,物质的缺乏使得只能依托于精神上的寄托,但精神世界的多次被毁,让整个民族的安全感不复以往。分崩离析已久,无法造就大的格局,积大怨,得小利,却连小利也收获不到。被殖民已久,免不了直不起身,当枪也好,也挡子弹,舍近求远,欲行合纵连横之道,却遭舍本逐末之苦。
天下虽苦秦久已,但赖不上烂泥扶不上墙。
-----------------------
微信公众号:大排大排档
今日头条:大排大排档
简书:大排大排档
知乎:大排大排档
都是总店
欢迎下次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