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3章☯第15章

第13章 修身

此章阐述的是修身之道。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是以修身为本。只有自己的德行能力够了,修为深厚了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修为深厚了,能力提升了才能行事经其时间磨炼而不磨灭。没有修为就去行事就会把造孽当事业干。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③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④天下。

①宠辱若惊:受宠和受辱就感到惊恐不安。  ②贵大患若身:把自己身体重视的就怕有大灾祸降临。③寄:寄托。  ④托:托付。

译文:

受宠和受辱就感到惊恐不安,把自己身体重视的就怕有大灾祸降临。为什么说受宠和受辱就感到惊恐不安?受宠为上,受辱为下。得到了就感到惊恐不安,失去了就感到惊恐不安,这就叫作宠辱若惊。为什么说把自己身体重视的就怕有大灾祸降临?担心有灾祸降到自身上的人,是因为自己有身,如果自己没有身,那自己还有什么所担心的?因此治理天下如同重视自己身体的人,就可以寄托天下;治理天下如同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就可以托付天下。

析文: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齐之于家,家和万事兴;无为治于国,国泰民安;安平于天下,万世之太平。至天子以至于庶人皆是以爱天下如同爱自身才是长生之道。

第14章 论道

本章阐述的是道的一些规律。这些规律天地产生时就已经存在了,只不过没有名称来称呼这些规律。所以才给予了这些规律名称。一种规律,一种事物在予以名称时,一定得恰当得体,不能名实不符,不能命名不当。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⑤,其下不昧⑥,绳绳兮不可名⑦,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⑧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①夷:看不见的存在。  ②希:听不到的声音。  ③微:捕捉不到的存在。  ④诘(jié):诘问。  ⑤皦(jiǎo):洁白,明亮。  ⑥昧(mèi):昏暗,不明。  ⑦名:命名。  ⑧御:驾驭。

译文:

看不见的存在,命名为“夷”;听不到的声音,命名为“希”;捕捉不到的存在,命名为“微”。这三者不可追问到底,所以混为一体。向上的时候不明亮,向下的时候又不昏暗,不断地精确合理的名称却又不可命名,又回归到了没有事物的状态。真是可谓没有状态的状态,没有实物的象,所以称作是“惚恍”。迎接它不见到它的首部,跟随它不见到它的后方。

掌握古代的道来驾驭当今的事物。能知道过去是怎么来的,就称为“道纪”。

析文:

道的规律是无穷无尽的,什么样的规律都有。有些规律真是十分玄妙,就如有些道就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不断转换,让人琢磨不透。有些则是清晰明了,让人直接了悟的。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用世出世间智慧所为世间事。所以做的事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拥有世出世间的智慧就得修道通达世出世间法,或修道明悟世出世间法。通达了世出世间法思维就能进入时空隧道,所以才能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这就是道纪。

第15章 论境界

修道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这种境界决定了修道人的层次,智慧,所为之事,以及事业成就的大小。修道境界有五层,从下而上依次是:感悟,渐悟,明悟,明心悟性,明心见性。感悟者能明白事理的大概;渐悟者对事理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明悟者则就很有水平了,比常人强了很多,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比较大;而明心悟性者的悟道水平就非常高了,明心悟性者通达世出世间法,知晓天地的由来,生命的由来,能心神复归于道;明心见性者的境界是最高的,比明心悟性者的境界都高万倍不止。明心见性者的境界是常人绝对理解不了的,明心见性者通达世出世间法,心神复归于道,本命复归于道。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犹兮④,若畏四邻;俨兮⑤,其若客;涣兮⑥,其若凌释⑦;敦兮⑧,其若朴;旷兮⑨,其若谷;混兮⑩,其若浊;澹兮⑪,其若海;飂兮⑫,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⑬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①善为道者:擅长掌握道运作规律的人。  ②容:形容。  ③豫兮:犹豫啊。  ④犹兮:担心啊。  ⑤俨兮:庄严啊。  ⑥涣兮:消散啊。  ⑦凌释:冰河融化消散。  ⑧敦兮:厚道啊。  ⑨旷兮:空旷啊。  ⑩混兮:混沌啊。  ⑪澹(dàn)兮:安静啊。  ⑫飂(liù)兮:西风吹噬啊。  ⑬徐:缓,慢慢地。

译文:

古代擅长掌握道运作规律的人,微观的玄妙都能通达,境界高深不可认识。正因为他们不可认识,所以勉强形容他们:犹豫啊,好像大冬天过河川;担心啊,好像四面都有危险;庄严啊,好像有贵客来到;消散啊,好像冰河融化消散;厚道啊,好像质朴一样;混沌啊,好像浊劣一般;安静啊,好像大海一样平静;西风吹噬啊,好像没完没了不能停止。谁能够在静态中慢慢将浑浊澄清?谁能够在动态中慢慢地产生?能够保持这种境界的人,不想过份地追求。正因为他们不过份地追求,所以才能革除旧的产生新的。

析文:

一个人修道成功后,就可以拥有与众不同的智慧,这种智慧是极高层次的。当有了这种大智慧后就可以完全不按常规来行事,所以叫人琢磨不透。当然,有些人并未修过道也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天份。一个人即使是天才那也得修德,要不天才就会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极力的犯错,甚至是把造孽当事业干。因为具有与众不同的绝世能力,所以带给人类的灾难也是不可估量的。人一定要把握好人生境界,要不然就会走火入魔。只有修好境界功成身遂了,才能利益于大众,利益于众生。


——✨品牌战略营销策划探索者

独立思考价值内容传播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