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述祸咎
正道当道,天下苍生命存于福;邪道当道,天下苍生命存于苦难。祸来源于何处?回溯源头,一切之祸皆为祸性所现。一切世界皆由本原产生,本原里就已经有祸了,所以产生出去的世界当然也就有祸,所以世界运作的方式就有完美有恶劣。灾祸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世间的祸根是除不去的,但祸是可以避免的。要防患于未然才是重要的。
原文:
天下有道①,却②走马以粪③;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④莫大于不知足,咎⑤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①道:正理。 ②却:后退,回到。 ③粪:施肥,耕作。 ④祸:祸患。 ⑤咎:罪过。
译文:
天下有正理,战马回到地里去施肥耕作;天下没有正理,战马在荒郊野外产仔。
祸患没有大过不知足的,罪过没有大过想要的。所以有着满足的心才可以常充足。
析文:
世上的很多祸患都来源于贪,人常是贪的无厌,死不悔改。想要名,所以不择手段去出名;想要利,所以不择手段去争利;想要享受,所以拼命的去糟蹋东西。祸患没有大过不知足的,罪过没有大过想要的。知足之足才能长久。享受不能穷奢极欲,追求不能追的连命都丢了。执守阴阳平衡之道才是重要的,执守中道才是重要的。
第47章 述境界
人与道是共为一体的,道如何运作,在人身上就可以表现出来。人身病疾,道亦反常;人身健康,道常无为。身体要健康,心理更要健康。人与道是共为一体的,如何知晓道的运作,在于心神。所以心神复归于道,就知晓了道的运作。自然规律如何运作,是常规,是反常,是完美,还是灾祸,思维进入自然规律中,都可以看出来。
原文:
不出户①,知天下;不窥②牖,见天道。其出弥③远,其知④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⑤,不为而成⑥。
①户:门。 ②窥:从小孔或细缝中看。 ③弥:更加,越。 ④知:知晓如何走向。 ⑤明:明白。 ⑥成:完成,实现。
译文:
不出门,知晓天下大事;目光不穿过天窗,看见天道。离道越远,知道的越少。
所以圣人不用行动就已先知如何走向,没有亲自见到就已明白,不用亲自去做却可以完成。
析文:
人生境界为明悟和明悟以上的人,根据一些条件就可以作出判断,就知晓了自然现实规律的如何走向。而境界不行的人,则是茫然而不能自拔,完全不知所措。这就是人与人的差距,人与人本质的不同之处。因为人的本质所以决定了人的德能,从而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人生境界行的人,心神复归于道,因为思维进入了自然规律中所以才知晓了过去现在未来。思维进入自然规律中就是思维进入时空隧道,万物运作都是以自然规律在运作,时间和空间在不断地进行,所以万物在不断地变化。思维能进入时空隧道的人与常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因为只要人的境界够高了就都可以思维进入自然规律中。能心神复归于道的人与常人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只不过在做事时常先于常人先知,强于常人所能,美于常人所善,久于常人之时。不出户知天下并不是完全闭关与世隔绝,也需要一些外在的必要信息。人与道共为一体,道是以自然规律在运作,而人的思维是可以进入自然规律中的。自然规律是在不断地运作,并且是有走向的,所以人才知道了道怎么运作。知道了道怎么运作就是心神复归于道,就是思维进入自然规律中,就是思维进入时空隧道中。道是以科学为基本,以自然为根本,所以不能误以为闭关自守与世隔绝就什么都可以知道,那纯粹是谬论,纯粹是荒唐之举。以科学为基本,以自然为根本,思维进入自然规律中就可以不用行动就已先知如何走向,没有亲自见到就已明白,不用亲自去做却可以完成。
第48章 述无为
君子行驰在天下,立心于天地间,以无为之道处世。无为有二:修之于身,常使心神复归于道,奉行自然完美之法则,运作自然完美之规律;或以传承先哲述而不作,亦是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行事经其时间磨炼而不磨灭。什么境界可以无为而无不为?那就是达到博学多才,达到通达世出世间法。有道之人常感慨:天长地久,愿吾事业也与天地一样长久,长久不衰,生生不息。
原文:
为学日益①,为道日损②。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③。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①益:精进。 ②损:放下。 ③事:事故。
译文:
从事于学习是不断地精进,从事于修道是不断地放下。放下又放下,一直到无为的状态。不以自我主观意识作为而以自然完美之法则来作为从而无所不善为,取得了天下常常没有事故。一但有了事故,就不可以长久拥有天下。
析文:
文化是智慧的表达方式,智慧是文化的表现方式。文化如何获得?智慧如何获得?文化是以通过学习来获得,所以为学是以日益;智慧是以修道转文化为智慧或以心神复归于道来获得,所以为道是以日损。放下又放下,最后通达了世出世间法。彻底的放下就明心见性了。修道境界达到明心见性或明心悟性时,就可以行天之道处无为之事了。行天之道处无为之事的人不缺名利。所以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品牌战略营销策划探索者
独立思考价值内容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