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篇章:《读书笔记使读书成为习惯》
近来,缘分使然,读到了一本书,刚上四年级的小儿子要求妈妈尽快读完,然后帮助他提高成绩(原话是:卷死他们!),虽然我知道这是小家伙一时的心血来潮,但是还是决定要负起自己那部分责任,好好学习,成为宝子的“好队友”!
闲话少说,直接摘录书中关于读书笔记的篇章:
一、金句摘抄。
1、读书是所有学习的出发点,更是成为优等生的第一条件。
2、读书笔记是培养读书习惯的重要手段。
3、无论什么事,开始的时候必须要简单易行。
4、写读后感的时候,无论孩子写下哪方面的感受,家长都要予以称赞,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信心。
5、决定孩子前程的不是父母的热情而是期待,不是父母的操心而是耐心。
6、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的目的是表现对事物的广度理解和深度思考。至于写作的技巧,将来再学也不晚。现在最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多写。
二、如何做读书笔记。
1、第一阶段:抄写书名。
如:2023年8月30日星期三 《四年级(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成绩》。
2、第二阶段:制作读书清单,简单记录感受。
具体包含:序号、读书日期、书名、作者、作者国别、一句话感受。
备注:为了孩子体会到坚持阅读和写作的成就感,最好是在突破30本或50本书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果坚持不懈,平稳越过200部大关,那么从现在开始即使没有奖励,孩子也会喜欢阅读了,并且写作也会变得易如反掌。
3、第三阶段:概况有趣的部分。
读完全书之后,让孩子翻开最有趣的部分,试着以对话的形式跟孩子聊聊哪儿最有趣,之后可以进行如下的记录:
2023年8月30日星期三
书名:《四年级(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成绩》
内容:读书笔记的形式原来这么丰富多样,以前都没有很好的重视这个方面,总是对照着阅读记录卡来书写,对宝子来说其实很有难度。如果能够早早地从第一阶段先抄写书名做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写一句话的感受,之后再不断地递增难度,也许宝子就没有这么畏难了!
还读了什么书:《数字密码》、《适度防御:建立有滋养作用的人际关系》
4、第四阶段:概况全书内容。
概况全书的内容在读后活动中最为重要。因为读后感不同于记录个人想法的日记,必须理解他人的想法,也就是作者的意图。只有弄懂文章的全部内容,才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只有理解作者的意图,才能对其作出批评。
在这一环节中,以“写短文”的形式向朋友介绍好书也很有帮助。
例如:书名《四年级(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成绩》
你好吗?我是胡HU,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四年级(10岁)决定孩子一生的成绩》感觉收获很大,给你介绍介绍吧。
书中的情节是这样的:……
怎么样?很不错吧?你一定要读哦。
5、第五阶段:寻找文章主题。
如果能够轻松地概括文章的全部内容,那么找出文章的主题也就不难了。
至于寻找主题的方法,推荐给主人公写信的方式。因为孩子读书的时候会有自己变成主人公的感觉,对主人公十分好奇和关注。如果让他们给主人公写信,不仅能够很好地归纳内容,而且能够自然而然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6、第六阶段:评论。
(1)让孩子成为主人公,以主人公的口吻写作,会冒出很多大人想象不到的奇思妙想。
(2)对于读后活动而言,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的想法。这样就会领悟到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理解别人的所思所想,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
(3)讨论的时候,引导讨论的人应该提出几点意见,便于讨论的进行,具体包括:书名、制作者、制作日期;讨论主题;讨论内容;我的综合意见。
7、第七阶段:丰富读后感的形式。
读后感有各种形式,例如:
(1)写出与书中内容相似的经验;
(2)拿书中内容对照自己的情况;
(3)用图画表现有趣的事;
(4)用漫画表现文章的内容;
(5)用诗歌概况文章内容;
(6)用书的名字创作“三行诗”;
(7)临摹书中的图画;
(8)把书中内容改编成问答题;
(9)想象、创作后续故事;
(10)画出书中的图画,留出对话气泡……
也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图画说明书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