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迫于生计,做了一些改变。
原本工作的单位距离县城不远,也就二十多公里,每天来回也成了习惯,毕竟妻女都在县城,不回来又能怎么办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压力渐趋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同舍之人及同一单位的一个家门也在劝我备考换个地方工作。审视自己生存的现状,在四月开始的那段时间,迷茫及不公让我动摇了,清明过后,备考也是我一天的常项。
近来,看书备考的斗志并未减弱,备考的激情也是越来越高涨。虽然在备考,但工作并未耽搁,都是利用以前看闲书和刷视频的时间进行。
只是,现在有点不舍与无奈。我自己深知,就算现在备考也不一定能够顺利换个地方工作,或许也就只能在这个地方终其一生了,这话虽有点消极,但我自己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时候还得认真、坦然面对一切。
班上有一个同学,印象有点深刻。刚来的时候,一到周五或是到了检查作业或是抽背书的日子,他准是哭着鼻子来找我,不是眼睛疼就是脑壳昏。这样的情况我已习惯了。
自三月份以来,要求他们每天做到跑步三公里,然后围着操场转,背书。或许是因为我在场的缘故,这位小同学也开始拿着书很认真的样子,后来才知道,他压根就不会。毕竟自入学以来,他都是一样的,说话基本听不懂。那一天,我很好奇他为何那么认真,于是便走到他的身边,想让他背书,可是他居然连看着书都读不出来。
当时,很是震惊。后来转念一想,还不如好好跟他说,于是那接下来的几天都在耐心教他读书,一句话他要读上几百遍才能顺利通过。说来也怪,平时不敢靠近我的他居然明天都来找我教他读书,就连小学学过的汉语拼音都来了。
经过三个周的磨合,他居然能够顺利的背诵《孙权劝学》。现在,《木兰诗》也不在话下。课堂上非常的积极。课后也会去预习了。
有时候想想,在一般人眼里,他的改变或许并不起眼,但作为他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改变与尝试了。或许,别人看到的远远没有自己付出的多,只有自己经历过的人才会懂得这其中的艰辛与无奈。
想当年,我也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任凭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劝导,课外书籍永远伴随我左右,教程及课本一直都尚未和解的仇人。直到高三的哪一年,遇到了一位年龄较大的数学老师,刚开始的时候,对他还不大佩服,后来甚至还出现对于他的厌恶,因为他老是劝我好好看书做练习。
直到有一次,课堂上睡不起觉得我找不到打发日子的事情,于是找了个很是简单的题去问题,说白了,那不是去问问题,而是去找茬的。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没有责怪我,并且也没有带上有色眼镜瞧我。他那耐心细致的讲解及高尚的人格魅力深深的吸引着我。
后来,我把高中所有的课本找来从头开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还是如愿以偿。不过换句话来说,如果没有遇到哪位老师,或是他的话语与言行没有打动我 。那今天现状下的我或许只有梦里才会有的样子。
现在,坚持备考和坚守现状成了一个难题。我想找个两全的法则求点共赢的机会与成就。可现实还是较为复杂的。
希望,十年后。他有所成就,愿十年后,他能替我传递自我老师留给我的那些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