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日更活动第1期到昨天结束。今天开始21天的准备期,8月1日正式开始第2期挑战300天活动。
今天收到不少老师添加好友申请,也收到不少关于挑战的问题咨询。虽然忙碌,但还是很开心。
一个老师开始读写生活,他的生活会因此充实一些。老师在做的事,对学生就是一种影响。虽然我是数学/科学老师,但因为我自己喜欢读写,我也常会带着孩子们一起读写。所以一个老师的改变,就会带来一个班级的改变。众多个教育微环境的改善,就会促成教育大环境的改变。 基于以上思考,我总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所以就算在忙碌,感觉也是值得的。做有意义的事,做值得做的事,怎么会累呢?
幸运的是,身边还有一批优秀的人助力着,一起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比如普利辉老师、张艳红老师等一批志愿者。最开心的是,教育行走的两位发起人张文质老师和谢云老师精神上及行动上的大力支持。
比如今天我把完成挑战的老师名单发出来,不久后就接到消息,张文质老师要我把这些老师集中起来,他要给大家一份惊喜。
接到消息,我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大家集中到一个微信群中。
张老师公布了福利:"我新书马上出来了,到时一定给大家送上[抱拳][抱拳]"
大家还沉浸在憧憬张文质老师新书的氛围里,张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惊喜:"需要我起书名,写推荐语,提供出版建议的尽管开口!"
此话一出可就是有机会一对一辅导了。这是多大的福利呀?!
参加这个挑战活动的老师,刚开始可能有不少人是冲着写满300天可以获得教育行走线下营员资格来的。最后能坚持下来的伙伴,几乎都觉得能坚持写下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今年教育行走虽然在线上举行,但大家只是有点小遗憾,也没有太大的情绪。没想到大家的坚持,大家的努力,张老师看在眼里,还给予了物质上、精神上的鼓励。很多伙伴和我一样特别开心。
这份正能量很快就吸引了更多想成长的老师。所以今天添加好友和咨询关于挑战活动的问题的老师不少。
对这些主动成长的老师,我是特别欣赏的,特别乐意一起同行。
如果你也是一位想成长的老师,很想加入一起写吧,可以吗?
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欢迎想成长的您加入教育行走一起写吧挑战活动,一起坚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每天坚持记录,坚持思考,您的生活会更充实,成长也更快。
下面就大家常遇到的几个问题做个普及。
1.如何加入?
要加入挑战,首先要向我获取您唯一的挑战编号。获取挑战编号需要:省份姓名加简书昵称主页链接。
像这样:
福建陈秀玉+小尘老师https://www.jianshu.com/u/edd909484e1c
如果不会获取主页链接可点击这个学习→《【普及贴】如何复制个人主页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5b4a801890a6
2.挑战有哪些标准动作?
获取编号后。我会给你一个标准的昵称。
您依此修改好挑战群昵称与打卡圈昵称。
我们的标准动作:
写文(推荐简书)+挑战群中接龙(题目加链接)+“一起写吧”小打卡圈打卡
经验分享:在简书发布文章后,点分享,生成图片保存。再点分享,分享给一个简友,这样在消息里就有题目和链接。长按复制这个题目和链接。到群里接龙,再到小打卡,把图片和链接贴上即可。
3.每月主题是怎么回事?
我们的任务是:每天一记录(500字以上自由写作),每月一精品(2000字以上命题作文)
有老师在问,是不是整个月都要围绕那个主题进行书写?
答案是不需要。只要期中一天写这个主题,要求2000字以上。其他20天自由记录,要求500字以上即可。
4.21天没挑战完成,怎么办?
没关系。这21天只是让大家练习的,晚几天或者空几天也不影响,8月1日第2期挑战才正式开始。到时群接龙的地方不变,我们会开启一个新的小打卡,方便准确记录大家的挑战情况。
不过这20来天还是希望大家能按标准动作去做,争取正式挑战时,能最快进入状态。
刚开始不熟练,可能有的老师会觉得有点麻烦。其实操作一段时间后,文章写好后,也就一两分钟的事。
在群中接龙,方便大家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互相阅读,有一种隐形的促进力量。在小打卡中打卡,方便最后的统计。大家都是老师,知道当老师的非常忙碌。我们的志愿者也都是老师,大家都在抽空帮忙。刚开始的时候每个人动作标准规范了,后续就可以节省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期待一起同行,一起写吧!
【文字之光专题】秉持“为好文找读者、为读者找好文”的价值理念,目前不接受投稿。
【金色梧桐】是其优选专题,欢迎投稿荐稿。
主编韩涵微语携全体编委人员恭候你带着优秀的文字找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