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京家长们因为减负的事情变得很焦虑。市教育局要求减负,但家长们知道,减负虽然孩子轻松了,课业负担小了,但终究还是要面临高考,还是要以成绩说话。有人感慨:“也许用不了多久各位的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活泼灵动、热爱生活、轻松愉悦、心智健康的学渣。南京家长在快乐与痛苦的交织中,终于疯了”。
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我感同身受,十分理解南京家长的焦虑、甚至愤怒。有人说,高考指挥棒如果还在,减负就永远不可能实现。我的看法是,哪怕高考指挥棒没了,不高考了,减负也不可能实现。
为什么?因为竞争。中国人口那么多,优质资源那么少,名牌大学也好,优秀企业也好,就那么点儿,你想要占据优质资源,你本身必须足够优质。这种竞争激烈的现状,是改变不了的,作为广大家长,唯有顺应。
网上都说80后的其中一大悲催就是,当年赶上大学扩招了,大学生变得不值钱了。其实,这样的理解还是不准确。大学生这个群体固然因为混入了大量学渣导致含金量下降了,但顶尖优秀的那批学生,照样优秀,他们念的是清华北大、985、211。你看,无论社会机制如何变化,竞争的本质依然没变,想要出头,就必须挤进前5%甚至1%。
优秀与否,就要筛选。而学校,就是第一道筛选器。分门别类地筛选,选出那些成绩差,也选出那些成绩好的,差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并习得一门技能糊口度日就行了,不用往高层次求学,没必要,他也学不会。而成绩好的,学有余力的,就可以一路求学,向更高层的学府进发。
因此,高考指挥棒的存在与否,其实并不会改变“竞争”这一本质。假使以后没高考了,换成了另一种筛选机制,广大学生依旧还是要竞争,最后的闯关成功者,也许还是那百分之几的人而已。
如此看来,减负这一行为,只对一部分学生和有意义,就是那批竞争中处于下风的孩子。首当其冲的就是学渣。学渣去学校念书的目的,就是混到九年义务教育,脱离文盲的标签,掌握生活基本常识,了解社会基本知识,并学习一些手艺,能够自力更生地在社会上生存。他们不需要学那么多,也没必要学那么累,开心就好,心情舒畅地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比他们好一些的,是成绩平平无奇的那一部分孩子,谈不上学渣,但怎么看也不是尖子生的料,他们平时学习压力大,课业任务繁重,上课总是有些内容听不懂,回家作业也常常卡题做不出来,但还是得悬梁刺股地去做、去耗。时间就这样耗掉了,睡眠就这样精简了,但成绩仍旧徘徊,不见得什么起色。可以说,他们是减负运动的受益者,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已经满负荷了,老师再出什么举一反三之类的难题,他们也无法消化,耗在这些内容里,完全没多大意义,不如减负,让他们能够心安理得地去学一些常规内容,点到为止,就可以安慰睡觉去了。
至于尖子生,减负与否,一点意义也没有。他们本来就不满足于老师课堂上传授的那点知识,他们学习饥渴,他们需要在课后加餐,去学更难、更多的内容。补习班、兴趣班等等都是家常便饭,学习才艺体育多点开花是必备技能,而且在顶尖学生的竞争中,没有所谓的“合格”或者“达标”,只有在竞争中胜利,才有意义。减负,就像是电视机上的肥皂剧,或者是网络上的综艺节目,只是普通百姓的一剂安慰奶嘴,安抚了他们的焦虑情绪。
也许,这些孩子以及这些孩子的家长,在阅读“减负”这一类的新闻时,也只会嘴角呵呵冷笑,然后迅速忽视掉,转头继续投入到学习的军备竞赛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