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

泰戈尔说:“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形形色色的选择,够了出独一无二的生命轨迹。

选择从来不是一件能轻易完成的事情。杨绛先生百岁时感慨道: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是的,在选择时,你可能犹豫徘徊,那请你勇往直前走好选择的路,寻找真实的人生。

大学时光总是美好的,各式各样的校园活动,馆藏丰富的图书馆。学生时代的杨绛先生嗜书如命,从书中获取安宁,在书中寻找内心的声音。

有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

她想了一会儿说:“不还好。”

接着,父亲问道:“一个星期不让你看书呢?”

她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星期都白活了。”

听到这,父亲杨荫杭笑着点点头:“我也是这样。”

读书,是给精神一方暖色的栖息地的好途径。

毕淑敏曾说过:“日子一天一天地走,书要一页一页的读。清风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几年一辈子地读下去。书就像微波,从内到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就凸显出来了。

想要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请不要忘记多读书、读好书。

人们都说,选择比努力重要,只有选对了方向,努力才会有意义。

选择文理科,是绝大多数学生都经历的,选择文科还是理科都要经过一番激烈的是想斗争。就连杨绛先生也不能避免。

在杨绛先生大二的时候,面临一个重大抉择——分科。对于专业的选择,杨先生也是踌躇不定的,她不偏科,文理发展均衡,选择时自然多了几分犹豫。当然老师们似乎都偏爱理科,他们看来杨绛既然理科也不差,现在选择理科以后的选择会更多。而后,杨绛回家询问父亲,“我该学什么呢?”

父亲回答说:“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只因父亲的这一句话,杨绛豁然开朗。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喜欢的,就是最相宜的。

杨绛喜欢文学,喜欢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也因此毫无悬念的选择了文科。

选择,是关乎未来的赌注,聪明的人都走好选择的路,不选择还走的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