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暨第一届悦远教育“噪州·逸夫之春”大研坛
李玉贵老师是台湾教师最高荣誉“师铎奖”获得者,在台湾进行过30002场教师培训,走进过上千所小学。这几年,李玉贵老师也多次受邀来大陆讲学。
李玉贵老师的课,具有极高的辨识度,瘦小的身材,但在课堂上却显得无比强大、游刃有余。话语轻软甜橘、不快不慢,却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课堂没有烟雾弹、催泪剂,却能带学生进入思维的挑战。教学自自然然、了无痕迹,却常让人感叹“无招胜有招”。
李玉贵老师的课,引发无数教师的思考。有老师感叹,“有一种语文,就叫——李、玉、贵!”
怎样让教师培训真正促进教师教学智慧的形成、实践能力的提升?李玉贵老师说:“老师,其实,就是,学生。老师的学习,也需要过程,也需要有文本、有资料、有策略、有讨论、有合作、有对比、有镜照、有反思……”
于是,“李玉贵小学语文“课堂研究’学习共同体工作坊”应运而生!
3月31日,一个春光润泽的美好日子,李玉贵小学语文"课堂研究"学习共同体工作坊——暨第一届悦远教育"嵊州.逸夫之春"大讲坛活动在嵊州市逸夫小学举行,我们深圳市南山区六位老师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多位老师共聚逸夫体艺馆参加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
工作坊课程表。
座无虚席的会场。
《小学数学教师》特约副主编,悦远教育课程顾问,学术主持人陈洪杰老师主持活动。
李老师精彩语录:
教师既是学生的玩伴,又不仅仅是玩伴!
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忙,而不是老师忙。
实践不成,通常是因为认识不清!
课堂是所有孩子练习、试错的田野。
教育就是把小的事情落实到位。
……
活动开始,李老师的这些观点如春雷唤起老师们对教与学的新思考。
活动1:
李老师作主题为《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的讲座。
观点:学习成立的三大条件。
观点:建立学习场。
观点: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观点:聆听是学习共同体创建的重要课堂文化。
观点:学教课堂翻转的异同。
李老师的讲座引领着老师们从多个角度初步感受构建培育核心素养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文化的方法。
活动2:
分小组活动:透过文本解读,把握教学点。
独立解读。
小组交流。
观点分享。
活动3:小组活动:针对教学点,设计教学,规划学习活动。老师们通过对比设计,真实感受什么叫"有学习历程"的教学活动。活动4:
针对教学点,小组分工规划《蝙蝠和雷达》一课的学习活动。
活动5:
李老师现场作课《蝙蝠和雷达》,老师们分组领取任务作课堂观察与记录。
孩子们初次体验"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方式,李老师耐心温和地引领孩子们学习、确认规则。倾听文化,互动文化,探究文化……李老师的课点点滴滴向老师们演绎着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探究性学习需构建的课堂文化氛围。
活动6:
小组实做:学情研究和能力转化。
老师们分组交流观课记录。
分享。
探讨。
分组交流后,李老师与大家互动探讨课堂实践中存在的可取与质疑处。
两天时间,近10小时的持续学习,让教师经历“文本教材化一教材策略化一教子设计实做-课堂观察与记录实做一学情研究实做-深度省思和自订计划”的完整过程。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感和设计能力”,设计出“让学生真正经历者习过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