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其中的人物无不在争。争夺兵器,争夺武功秘籍,争夺帮主(教主)之位,甚至争夺天下。无论他们在争夺什么,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权力。一部《笑傲江湖》,便写尽了众生对“绝对权力”之追求的穷形尽相:五岳剑盟主左冷禅假借侠义正道之名,费尽心机坏事做尽,无非是要大权独揽雄霸江湖。君子剑岳不群满口仁义道德,高举侠义大旗,暗中却不择手段无所不为,目的是要成为武林与江湖之独裁。东方不败与任我行则是人如其名、言如其行,公然与江湖正道对抗,企图“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他们争夺“葵花宝典”与“辟邪剑谱”,无非是想武功天下第一,成为武林盟主。
权力本来是中性的,它在禅让时期,甚至显得是那样的温情和文雅。《庄子》中记载说:尧听说许由贤明,面晤后果然如传闻,便告诉许由,自己要让位给他。许由听了立即避开,还跑到溪水边去洗耳朵,说是尧的话污染了他的两耳。然而自从进入了奴隶社会之后,权力就愈来愈变得集中、强硬和冷酷残暴了。为了夺取权力,人们互相杀戮,子杀父,父杀子,兄弟之间互相仇杀之类的事件层出不穷,而且暴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类社会由荒蛮的平静变成在剧烈动荡中向前发展。“那情景犹如高峡古湖出现了决口,那茫茫死水顿时掀起了波澜,顺着决开的口子奔腾呼啸而下。从此,谁也无法使变成波涛的死水再回到它原有的湖中去了。随着社会制度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全力也会随之发生剧烈的演变:由分散到集中,由疲软到强硬,由温情脉脉到冷酷残暴,最后导致独裁。”
权力滋生腐败,绝对的权力滋生绝对的腐败。这是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提出的一个尖锐而又深刻的问题。任我行对属下本来是兄弟相称的,可是在听到了“千秋万载,一统江湖”之后,在得到了教众的拜见之后,想要阻止,一转念间,觉得高高在上也没有什么不好。先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好,继而觉得简直好得很,再继而觉得非此不可,这就是权力使人腐化的过程。这种过程的深刻描写,可以“为民主政治第一课的教科书”。所谓“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权力会让天使变成恶魔,最能说明这种变化的,恐怕要数中国亘古以来的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他们在开初都堪称救苦救难的“天使”,而一旦取得了胜利,手中大权在握,便渐渐改变脸孔成为“恶魔”,从陈胜、黄巢、李自成到洪秀全无不如此。权欲的泛滥是人性贪欲的表现,而这种人性的普遍弱点则往往是人生悲剧的根源。左冷禅死了,岳不群死了,东方不败死了,任我行也死了,他们原来都是威震江湖、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可以成为英雄,然而权力的欲望却让他们难逃陨灭的结局。在他们的野心膨胀到极致的瞬间,他们得到了梦寐以求的权力,但是他们却无法长久地拥有。在权欲的支配下,他们已经无法自我操控,而只能任由这种欲望蔓延、滋长,最终的结果,他们只能走向自我毁灭,一切都在逝去的生命中化作飞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