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苏莫一开始不是这样的鸵鸟性格,年轻时候也曾经开朗上进的。
他生在北方的一个贫困山区,家里更是穷的家徒四壁。听苏莫爸妈说,家里真的困难时候,连盐都吃不上。饭菜实在没味道,就弄一点腌咸菜的水来当盐用。
后来日子渐渐好了,不用饿肚子了,可是贫穷的等级还是没有变的,苏莫家仍然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困难户。饿肚子时候的苏莫年纪还太小,不太记得吃盐水的苦日子。不过稍微大点后的一个小场景却一直深种在他的脑海里。
那是一个乡间小道,有一个年轻的嫂嫂带着跟苏莫差不多年纪的侄子从供销社回来。苏莫妈妈带着小苏莫从家里出来,正好跟嫂嫂和侄子碰个正面,于是苏莫妈跟嫂嫂就在路边聊起了家长。小苏莫对那些话题不感兴趣,只是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侄子手里的东西。那是一个鲜红鲜红的棒棒样的东西,那层外面的包装的红色可鲜艳了,看起来像层塑料膜,侄子正剥开鲜红鲜红的包装膜,漏出里面粉粉的东西,津津有味的吃着。
可能小苏莫觉的他吃的太香了吧,眼睛就这么直勾勾的看着,看的聊天的嫂子都觉察到异样了。嫂子就半开玩笑的说:小苏莫吃过这个没呀?苏莫当时脑子也没拐弯,很真诚的说到:没有啊,我还没见过呢。嫂子听了后哈哈大笑,说小苏莫真实诚,立马跟侄子说来给你小叔叔尝尝这个火腿肠。也就是那个时候,苏莫才知道这红红的塑料包裹着粉粉的肉,叫做火腿肠。这事很快也就过去了,但是后来苏莫爸妈感慨以前穷日子的时候,总会提到这一段。说别人在吃火腿肠都快吃腻了的时候,我们家小苏莫还没见过呢。
穷虽然穷,但那时候苏莫感觉很开心。第一次吃到火腿肠,很开心。夏天里吃到地里长出来的西瓜,很开心。哥哥从城里带回来几个烂苹果,也会觉得很开心。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苏莫上小学了,每天下午六点的动画片就是他最期待的事情。当然,在看动画片之前要完成妈妈安排的任务,烧水装满暖瓶,好让爸妈在地里干完活回来后有热水喝。于是放学后火急火燎的捡柴火,装水,烧水就成了苏莫的雷打不动的家庭作业。经常弄得脸上,手上满是脏兮兮的柴灰,但是那时候就是简简单单的开心,也不觉得日子有什么难过的。
后来就上了初中,要住校了,去的乡里的中学。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还是借的三大爷家的姐姐淘汰下来的车子。那也是很开心的事情呀,虽然骑车要骑接近两个小时,每次回家都会感觉腿胯子酸痛酸痛的,但是那时候苏莫成绩好,回到家又能不再天天啃咸菜,吃几口好吃的,所以会觉得回家好幸福。两个小时的车程,硬是压缩到一个半小时左右。或许乡亲们还是会想到那个周末骑着一辆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在乡间土路上横冲直撞的苏莫吧。
初中苏莫的成绩好,单纯因为没钱出去瞎玩,只能安心学习。记得那时候的苏莫经常考班级第一,还得了初中的生物竞赛二等奖。这个成绩在县城初中当然没法看,但是对于乡下孩子来说,还是挺值得骄傲的。
当时的苏莫感觉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初中的课程对他来说不光光是一门门作业和考试,也直接让他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让他知道,原来自己呆的这块地方是丘陵地带,知道在南方的冬天是不会下雪的,知道原来中国还是挺大挺大的,有好多好玩的地方,知道了一些生物,物理的基础知识。
那时候的苏莫仍然是开心的,成绩好,自然就开心。了解了外面世界的轮廓,自然就有了期待。
但是这些快乐,到了高中几乎就戛然而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