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鸡汤难受
我平时喜欢看些鸡汤文,本想着把这作为一种娱乐的方式,并没有太在意。
有段时间觉得自己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文章效率很低,希望找到个更好的阅读方式后再继续,于是就暂停了所有碎片化阅读,其中也包括鸡汤文。
这一说数个月就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并没有找到更好的碎片阅读方式,只是把更多的碎片时间花在了淘宝上,对自己也是无语了。不过经过这段“断鸡汤”时间,意外发现了些现象。
- 这段时间里,我更想做一些娱乐性的事情,比如玩游戏,看电视剧等。
- 对提升自己这件事没有原来那么积极了。
再经过了一个月的重新开始读鸡汤,我发现以上情况得到好转。于是想聊聊鸡汤文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鸡汤请带勺
如今的鸡汤文已经被各个媒体玩坏了,单纯为了迎合大众情绪而写。这也导致在各社交平台上鸡汤文总被黑。
每个人对“鸡汤文”这个词的理解不同,所以主观地给鸡汤文下定义,或者给鸡汤文做分类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这里只想说说我倾向于读怎样的鸡汤文。
拒绝“努力就够了”的鸡汤,要么有概念,要么有方法。
若讲明一个概念可以引发一系列的理性思考,若列举一个方法可以让观点更有实操性。 说白了,就是得提供具体勺子。单纯的描绘一个动人的故事,表明一颗努力的决心,在我看来等于什么都没说。好例子优先度:科学验证数据 > 作者亲身经历 > 身边人的例子
不喜欢采用朋友 A、同事 B的例子,是因为这些例子里面忽略了大量的信息(更多的是负面的信息),同时也加上了作者大量的脑补,这样 离真实情况就很远了。所以喜欢看有引用更多科学数据的文章,不过这个要求有点高。另外我觉得若作者真诚地写文章的话,那么有作者亲身体会的例子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特别欣赏有重点有总结的文章。
私以为能标出重点,敢在文末列出总结的鸡汤文,也空洞不到哪里去吧。
鸡汤的动力原理
这里借用下物理概念,鸡汤文为积极生活提供动力主要方式有如下三种:
- 提供初始动能(提供基础方法)。
- 提供持续力(对未来憧憬)。
- 减少阻力(转移注意力)。
初始动能
最少必要知识
我们都知道开始练习一项新技能时,是需要先学习一部分基础知识的。鸡汤文的特点是不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不全面考虑各种情况、不追求太多细节,只描述最基础的方法,给人一种只要做到了啥啥啥,就能成为某某某的错觉。这种特点恰好给练习技能提供了最少必要知识,让我们可以先忽略整体的知识结构和各种细节,马上开始行动。绕过拖延症
很大程度上的拖延症是卡在拖延着不愿意开始。而鸡汤文往往比较擅长激起读者的一腔热血,在这种激情下很容易开始行动,避免了拖延症的阻碍。
持续力
我们在坚持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拖延或者动摇的心理,这种时候需要一些东西来刺激我们继续回到自己当初期望的轨道上来。反复的查看自己的目标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人都具有联想的能力,把一些看到的事物跟自己的记忆、感受联系在一起。鸡汤文中常常会描绘一个令人期待的场景以勾起读者的正面情绪。而我们很容易将这些幸福的场景和自己的目标联系起来。当我们读到鸡汤文时,实际上就在无意间反复地刺激我们去想起自己的目标,进一步强化我们对目标的渴求,为我们的坚持提供了无穷的持续推力。
阻力
生活中充满各种诱惑,诱惑之所以称其为诱惑,是因为对他们的追求是写在我们基因里面的。因此当诱惑出现在我们面前时,理性往往已经很难起作用了。
所以我们对抗诱惑最佳的方法不是增强自己的意志力,也不是责怪惩罚自己,而是尽可能的减少接触诱惑的可能性。
饮食往往决定了你的身体状况。而关注点决定了你的行动。对积极的东西关注的越多,自然对诱惑的东西关注越少,减少遇到诱惑的机会。
在我大学的游戏生涯中,每次看到了好的游戏攻略,就迫不及待想去尝试,想去练习。身边的同学总在一起讨论游戏,也会让游戏的魅力无穷无尽。
在我毕业上班后,同学们纷纷飞奔各地,也各自在职场中以新入的形象捉襟见肘。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玩了好几年的几款游戏,突然都变得不那么吸引人了。尽管偶尔玩起,也没有太多动力继续玩下去。
当关注点在有诱惑的东西上时,借助理性依旧很难抵御诱惑,但若从一开始就让自己的关注点不在诱惑上,诱惑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鸡汤的局限
夸了读鸡汤那么多优点,其实它还是有很多局限性的,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容易忽略的误区:
以为读了鸡汤文就掌握了足够的知识
鸡汤文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而从基础到不断练习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中间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鸡汤文本质来说也只是文章,由于文章的零碎性,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想要得以突破,我们得形成一套积累和总结的方法。以为自己已经很努力了
读了鸡汤文后,容易产生“已经在努力”的错觉,即便没有采取什么的行动。
甚至我们可能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努力下,轻易地被自己感动,然后满足于现状。
问题:关于阅读鸡汤文,你们还有哪些心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