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北京娃成了杨家的常客 )寂静又落寞的小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不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早上刚吃早饭,承忠家柴门外有两个北京女知青大声喊!“大娘!大娘!开门……”承忠妈:“谁呀?”承忠妈忙放下玉米粥碗,围着围裙走到院子里。瑛子:“大娘,我是瑛子,我们才来几天,队里给的工具不够用,我们两个想从你们家借一个锨和一个镢头行不?”承忠妈:“行!行!快回来吃点饭。”另一个女学生说:“阿姨,我们刚在知青灶房吃过了。”大娘上前拉住瑛子的手说:“瑛子姑娘,你这位同学叫啥来着?长的挺秀气的。”不等瑛子回答旁边站的这个高个秀丽的姑娘很大方的回答说:“阿姨我姓张叫会霞。”承忠妈:“孩子多大了?”会霞说:“今年十六了。”承忠妈:“这么小就出远门,来我们这穷山沟里还过的惯吗?再说这几天谁给你们做饭吃?”承忠他妈叨叨起来没完没了。会霞一边搓手一边跺脚说:“这几天饭都是王二嫂子做的,她炒的菜特别好吃,还有蒸的包子、花卷馍也不错。”承忠妈:“噢,以后你们不会做了就过来叫一声,大娘抽空给你们教怎么蒸馍馍,怎样擀面条……”杨厚德在窑里故意“吭…吭…娃她妈你怎么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饭都凉了,外面怪冷的让那俩个女子进来吃点饭……”瑛子掀开门帘和惠霞同时走进窑洞里,惠霞进门后发现墙上挂的相框里的照片。她一边看一边说:“大叔我们吃过了,外面不冷我们穿的挺暖和的。阿姨这照片是你们的全家福吗?还有这么多的照片,照的都挺好的。”承忠他妈进门端粥坐在灶台前一边喝粥一边说:“那张全家福是我们全家去年在自家院子里照的。其它都是娃娃们和我们的。还有亲戚的和娃娃同学的。娃他大舅在县照相馆工作,今年正月来给我们全家照了几张照片。”她一边说一边吃着走到柜子前放下碗,用手指着相框里的照片啰里啰嗦很自毫的给她们指点着……
这时杨厚德吃完饭,正坐在炕沿上抽烟,孩子们背上书包就要上学,承忠不好意思放下碗筷也出门了。杨老三说:“承忠你去厦子把咱家的锨和镢给这两个女子取一下,人家都来半天了,你妈唠唠叨叨的没完没了。”承忠说:“你们俩个跟我来……”瑛子见承忠穿一身旧棉衣肩膀上还有布丁,棉裤下面破了个洞,还没有来得及缝补,他人个子高挑,白白净净,虽然两只眼睛不大,但炯炯有神,人非常精神,气质也不错,他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吸引力。而且她还听说这个叫承忠的小伙,特别喜欢吹笛子,他常年累月放羊,吃的喝的忘带,但那把笛子天天都带在身边,而且在地里干活的庄稼人,经常都能听到他那悠扬动听的笛子声。瑛子也喜欢文艺,特别是爱唱歌,她心想几时我唱歌,他吹笛子给我伴奏该多好。惠霞说:“瑛子,走吧想啥呢?”这时瑛子满脸通红不好意思的说:“没想啥,大娘我们走了……”承忠妈“去吧!去吧!有空过来串门…”瑛子“噢。好的谢谢大娘。”惠霞也说:“阿姨有空我们一定来……”
她们俩走后,承忠拿上笛子带着他放羊用的工具,就去队里羊圈里和村东头的光棍王秃子赶上百十只羊,领只牧羊犬向后沟里走去。这村后不远的地方上坡就是层层的梯田,像鞋带宽一层一层的。夏天遇到天降大雨,经常水土流失,雨水把坡地冲的千疮百孔。那时不好收割不说,耕种也十分困难。为此县上公社为了治理荒山荒坡到处植树造林,而且发动全公社的劳动力,平整土地,挖渠排水,把一道道梯田治理的井井有条,为多打粮食打下基础。
这年冬天寒风冽冽,白雪皑皑,西北风带着哨声不停的刮着,雪片之大前所未有,大雪如鹅毛,纷纷扬扬,遮天蔽日,在空中飞翔,或盘旋或快速坠落,短短的时间内,整个村庄就被一层厚厚的雪毯所覆盖,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那片片纷飞的雪花挂在枯枝上,经风微微一吹,便落了下来。天刚停,太阳照在雪地上亮瞎了眼,公社又组织人大会战,平整土地。塬上的村子,前后川道的人都来了,满山遍野雪地里都是会战的人群,他们肩挑人抬,独轮车、架子车都用上了。男女老少争先恐后不怕冷不怕累大干加巧干,公社会战小组给大家划定好区域布置好任务。这个前山河村和后山河村之间的山坡上,顿时欢声笑语热闹起来。正当大伙干的热火朝天,突然间从不远处的山梁上传来优掦动听的笛子声,时断时续,偶尔传来几声牧羊犬的吠吠声,那笛子声忽高忽低,忽远忽近,一会如泣如诉,一会儿如行云流水,妙不可言。好多人都停下手中的活望远处张望,这是谁笛子吹的那么好听……笛声吹到妙处突然嘠然而止。大家正听在兴头上,突然间怎么就停了呢?这时天空又起风云,乌云遮挡住了太阳,雪像没事一般漫天飞扬,如同天外飞仙那样枭枭娜娜翩翩起舞,似蚕豆大的飞絮慢慢落下,这样的飞雪无鹅毛般大的棉絮,或没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滔滔磅礴,只是细细微微安静到空气几近凝滞定格的感觉,但空气确实温润了许多……
这时后山村的小路上正走来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姑娘,一双大眼睛如同会说话一般,一对小酒窝显得尤其可爱……玉鳯看起来不像个农村姑娘,漂亮不必说,装束既不土气,也不俗气,身穿蓝色红花棉袄,黑色棉裤围了一条米黄色的围巾,两条油光闪亮的长瓣子快吊在屁股上了,一张美丽的脸庞显得异常生动,她扑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走在山坡下的小路上,准备去县里,刚出村,听见笛声不由自主地推车来到两村之间,发现半坡承忠在吹笛子,牧羊犬卧在旁边,羊儿满山遍野地吃草,三一堆五一群到处乱窜,一个五十多岁的老汉手拿镢头站在山梁上望坡下张望……
玉鳯大声喊!承忠……承忠你下来我有话要说。承忠笛子正吹到妙处,突然听见坡下小路上有人喊他的名字,他认出是后山河村里的同学张玉鳯,他答应了一声从坡上跑了下来,牧羊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呼的一声抢到承忠前边跑到坡底,玉鳯吓坏了,正要叫喊!承忠已来到她的面前,玉鳯一把抱住承忠的后背躲在他的身后,身体有点微微发抖……“妈呀!你的狗好吓人!”承忠弄了个脸红脖子粗,非常尴尬,敢紧喝退牧羊犬。玉鳯也自觉失态,不好意思的放开承忠,把一肚子想好的话忘到九霄云外。脸一下红到脖子根,半天低下头双手摸着衣裳角,不知道该说什么……
还是承忠打破了这尴尬的局面,他开口说:“玉凰今天是不是星期天,你怎么没有去学校?”玉鳯这才抬起惊恐不安的头,瞪着水汪汪会说话的丹鳯眼深情的望着承忠说:“今天是星期日,我准备去县城我姨妈家,刚来到这里听你吹笛子的声音非常好听,不由自主的来到这儿,再说咱们好常时间都没见面,我好久都没听到你的笛子声。自从你退学回家后,我经常都去承珍姐姐家看你到她家去了没有?我就想不明白你在学校学习那么好,怎么就突然退学了?这就是我要见你的主要原因,家庭条件再不好也不能不顾及自己一生的前途,好歹你也要把初中读完。”
承忠并没有直接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避重就轻说:“玉鳯天气不好又开始飘雪花了,咱村距离县城里还有几十里山路,这冬天的天气特别短,你明天还要去学校,这样吧我还要拦羊,你看雪下大了就不要去了,还是回家吧。以后有时间咱们俩再慢慢聊行不?”玉鳯本来去她姨家只是个借口而已,她日思夜想就想见承忠一面,弄清楚他到底爱不爱自己,更想明白承忠为什么突然间就退学回家,这两件事弄不明白,她寝食难安……
但她又想自己虽然暗恋承忠,但她父母嫌贫爱富是个势利眼,不一定同意她和承忠来往,再说承忠她姐姐虽然和她们是隔壁邻家,但两家积怨已深老死不相往来,父母若是知道我爱上了承珍的弟弟那会怎么想,承忠家又穷又破,而且他父亲身有残疾,我该怎么办?她低下头两手不停舞弄着一根长辫子想着心思,脑子很乱,心里有好多好多话不知道怎么开口。她也不能问你到底爱我不爱?承忠见玉鳯好像有心事,他就说:“玉鳯想什么那?”玉鳯抬起头四目相对,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时秃子在半坡里唱开了:“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难留……”他那粗犷浑厚的男中音带有几分酸酸甜甜的味道,但五音不全,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听的玉鳯和承忠都非常尴尬,正不知该咋办才好,突然歌声停住了,秃子大声喊:“承忠…承忠……你看天越阴越重,飘起了雪花,羊跑远了,快赶紧拦羊咱们准备回家。”承忠答应一声后就对玉鳯说:“我走了,你路上骑车子慢点……”玉鳯傻傻的站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看着远去的承忠,玉鳯只好摆摆手大声说:“承忠哥,下次你来承珍姐家咱们再聊……”只见承忠在山坡上一边招手一边说:“行,下周星期天我去我姐姐家咱们不见不散……”承忠走远了慢慢的越来越远…越来越远……人变成一个小黑点。
望着承忠消失在山坡的背影,玉鳯才感到了孤单、寂寞、冷清,她推上自行车无精打采的,不知道自己该回去呢?还是真的去县城里呢?漫无目的,心不在焉推着车子竞鬼使神差往前山河村里走去。这时上工的人陸续往回走,天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几个北京知青和群众说说笑笑从后面赶上来。其中有一个小伙从后面紧赶几步走在她前面,又扭过头不眨眼的看着玉鳯,他对另一个中年人说:“这个姑娘长的好漂亮,你看她那身材和长长的辦子比我家的黄脸婆好看多了。哦,我想起来了,她是后山河村的张玉鳯,奇怪她不是在学校里上学吗?怎么跑到前山河村来了?”中年人说:“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你管那么多干什么?雪下大了,还不赶紧回去吃饭,小心你那刚过门的新媳妇知道了吃醋。”那个小伙不好意思的加快了速度。张玉鳯这才意识到自己怎么跑到人家村口来了?
她推着车子站在路边看着纷飞的雪花发呆,三三两两的群众,还有北京知青从她面前经过,都不由自主的多看她几眼。她被大家看的不好意思,只好背过身望着高高的山坡发楞……她曾在心里无数次梦想她和承忠在一起的情景,她们一起在校园里散步,在一起讨论作文题,一起憧憬将来毕业后干什么工作,承忠想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她想当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她们晚上一块坐在操场边上,她把手放在他的手心里,让他拉着,她靠在他的肩膀上,让他摸,让他抱住亲她……可是在现实生活里,她的自卑感使她连走近他的勇气都没有。她时时刻刻想念他,又处处在躲避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势和说话在他面前显出什么不妥当来,惹她心爱的人笑话,但是她的心思和眼睛却从来也没有离开过他……
再说瑛子和惠霞隔三差五就去承忠家串门子,承忠妈每次都是笑脸相迎,而且还把家里做的杂粮煎饼,蒸的软馍、包子、炸的油羔都拿出来让她们尝尝鲜。一来二去,她们就成了杨家的常客。有时瑛子和惠霞一块去,有时是瑛子和她弟弟建国一块去,这样一段时间,她们也就和承忠见面多了,彼此都成了熟人和朋友。承忠每天放羊回来,吃过饭都要吹一段笛子,后来村里的几个知青都来他家,一边说笑一边让瑛子和她弟唱歌。首都来的人就是不一样,她们落落大方一点也不拘束,而且英子早有这心思,于是她和惠霞一起唱歌,承忠伴奏,唱着吹着,建国也加入进来,起初是小声哼哼,最后放开喉咙,其他三位见他们几个开唱也不示弱一块唱了起来。
冬去春来大雁北归,大地一片绿色,到处生机盎然,小河清彻的河水哗哗啦啦一直往东流去,人们开始春耕,到处花红柳绿,从县城里传来了好消息,全国各地都开始招工了,因承忠家生活十分困难,公社特别给他们家分了一个指标,他招到县办厂里。另外村里瑛子惠霞还有一个男知青也和她们一块招到一个工厂。建国没有和她姐进县办厂里,他招到陕南金矿上去了。无巧不成书,玉鳯在她爸的活动和努力下也招进县办厂。和她一同招进厂的还有后三河村里的三个北京知青……
未完待续
陕西省黄陵县作者
李明芳二零二二年
五月九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