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改变》第三章是关于工作与理想。
前面两章,自我中问题更多的是关于自我的矛盾性,原生家庭中问题更多的是埋怨,把原生家庭作为无法改变的借口。而在工作与理想的案例中,我看到了他们多是因为不确定性而恐惧。
比如
-对找工作与换工作的恐惧
-对工作内容的恐惧
-对考研失败的恐惧
-对写论文的恐惧
-对别人可能对自己的坏评价而恐惧
-对自己的年纪见长但没有成就而恐惧……
这些恐惧进而导致自己无法开始动手做一件事,遭受着对信心的打击,觉得不甘心,无法放下担忧去享受生活,时时刻刻都在焦虑、拿不定主意。
我从李松蔚老师给的建议里,看到最重要的就是,随心一些。
01 去除评价
有人会把抵触情绪或者拖延行为,评价为自己的缺陷。这样往往是从负面框架来看待自己,进行自我否定从而更加自责,但这样就使问题更加严重。然后就形成了一个怪圈,自己跳不出来,结果是破罐子破摔,没有力气去改变。
但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想这个问题,先停下那些说自己「不好」与「差劲」的声音。
比如,我一个星期只能做到有一天看论文,其他时间在摸鱼的同时,还在时不时地自责自己为什么不看论文。那么换个想法,既然只能有一天看论文,那剩下6天我要做什么事情就痛痛快快去干,能让自己更开心呢?
比如,我兢兢业业工作,生怕领导对我有不好的评价。那么换个想法,即使我得到不好的评价,这也不意味着我是糟糕的人,我只要接受并去改善就好。
最难以安置的就是自我谴责。摆脱这些消极的暗示,记住这就是你的「个性」,虽然有的个性不太走寻常路,可能会对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都是可以导向正面的价值的。
02 改写故事
事情都可以去辩证的看待,同样的故事,可以编成不同的故事线。
比如被迫离职,你可以说你是“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不得不离开”,也可以说是“把握机会,顺势离开”。前者会影响自己的心态,觉得不甘心,难以开始找工作;后者则指向了一个更加有弹性和前景的变化空间,你可以静下心来,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要不要转行,进而去精进自己。
任何身处困境的人都有他的选择权。
03 人与角色分离
不同的环境下,一个人可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书中有个案例,一个销售对那种带有目的性的打交道,有很大的抵触心理,因为她觉得这样很虚假,自己并不是喜欢社交的人。
但,角色里的自己并不就意味着真实的自己也是那个样子。如果工作与人生不能合二为一,那么把它们分离开也是不错的选择。
04 短期的确定
往长远来看,自己的职业生涯大概有三十多年,充满着不确定性。正因为不确定性,人们可能会对当下做的事情产生怀疑:
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适当的思考可以让眼光放的长远,但另一方面也会让人过多地沉浸于思考,在当下停止了脚步。
如果想不出答案,不如先过好这一年。想法不断的在变,两年后在哪都不一定说得清。
没有一个人能做到,用一个选择就决定自己的一生。就算去当公务员,也可能会辞职,就算考上研究生或博士,也可能退学去创业。
曹大也说过,就算到他那个年纪,他也不保证10年后他在哪里。
不要为别人的期望而活,要为自己而活。
05 最小行动按钮
复杂的工作在开始启动的时候,会让人因「困难」望而却步。
这也是我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开始时实在不知道怎么下手。
改变这种局面的办法就是,把工作的第一步设计为一个简单、快速,又能对外界发出信号的动作。
这样做的话,一个是容易开始,另一个也是向其他人宣告,我开始啦。
比如,你迟迟没有做新技术预研,那我先约一个下周的会议,到时候会讨论最新技术研究进展情况,那么你在这一周就不得不开始啦。
这就是利用人际反馈的原理,按下一个启动的按钮。
人生可以尝试,不要觉得尝试的时间就是被浪费掉了。两三年的时间其实很短,未来有几十年呢,不确定,但只能往下走。
每个人的生活和追求都不一样。有些人抗拒改变,有些人渴望变化;有些人希望被看见,也有人不想出头;有些人想慢下来享受生活,也有人担心走的太慢更喜欢快节奏……不管你有怎样的理想,都需要在现实的打磨中一点点变得更具体,更能够触摸到。
说个笑话,小时候有多少人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呢。
压力不要那么大,随心一些,过好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