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的修行

我发现自己是个很难与“未完成”和平共处的人。

每当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一种熟悉的焦虑便会如期而至——总期盼着事情能完全按照预设的节奏推进,甚至渴望一步抵达终点。

一旦进程出现延迟或阻碍,那份悬而未决便成了心头重负,让整个等待的过程都变成煎熬。那个尚未达成的目标,像视野中唯一的焦点,吸引了我全部的注意力。

当心思全被“何时才能到达”占据时,沿途的体验便褪了色,那些细微的美好、意外的发现,甚至原本平静的心绪,都在单向追逐中被遗忘了。



这份执着,表面上是对目标的专注,实则暴露了我与生活相处的稚嫩。我总以为,唯有抵达终点,悬着的心才能落地,生活才能回归“正轨”。

但细想之下,生活何尝有过真正的“完成时”?我们不过是在完成一个目标后,又匆匆踏上新的旅程。如果学不会在“路上”安顿自己,这一生都将在匆忙的赶路中与生命本真的体验失之交臂。

“未完成”,本就是生命最真实的常态。我们如同行于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每一个目标的达成只是途经的弯道,转弯之后,依然是新的航程。我们太习惯把过程视为抵达终点的工具,却忘了体验本身才是生活的意义。



于是,允许自己“未完成”,成了我重要的修行。这不是放弃追求,而是在奔赴远方的同时,保有感受当下的能力;在保持前进动力时,亦能接纳过程中的不确定。

尝试着将一部分注意力从终点收回,安放在当下——一次专注的呼吸、一杯茶的余温、窗外光影的流转,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恰是让我们在急流中保持平衡的锚点。

远方的目标依然值得奔赴,但不能因此牺牲当下的每一步。真正的从容,或许正来源于此:既保有向前的意愿,又能与途中的不确定温柔共处。


人生不是一张待办事项清单,等着我们匆忙打勾;而是一段需要沉浸体验的旅程。学会在“未完成”中找到完整,在不确定中感受安定——毕竟,真正的生活从来不在遥远的某处,而正蕴藏在我们行走的每一步里,在每一个鲜活而真实的此刻。

在这条学习与“未完成”共处的路上,我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已经在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