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几天的正高级申报算是告一段落,看着厚厚的两本装订成册的材料,内心很有成就感,也算是给这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了一个梳理总结。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梳理总结,所做的事情也需要做出阶段性小结,正所谓有始有终,从心理学意义上说,这是事情完成感。小时候学走路、上学、交友、考试,大到工作、结婚、生子,当我们完整走过每一个环节,不断地告别过去,告别过去,走向下一个阶段,在一个又一个的完成感体验中成长,建立自信,形成自尊,越来越强大。
说到完成感,其实就是实现事件的完整性,与之相对的“未完成事件”,也叫做未完成情结,泛指自己因没有完成某件事情,而总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中补偿的意向,甚至寻求对其加倍的满足。
“未完成事件”这个词语来源于20世纪初诞生于德国的完形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创始者之一Frederick Perls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都与人们过去没能完成的事情有关。由于这些情感在知觉领域里并没有被充分体验,因此就在潜意识中徘徊,而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的有效接触。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心理层面上的“未完成事件”是一种情结,非指日常生活中没有完成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未完成情结”,就像给自己挖的陷阱,很多时候让我们难以自拔。我们为什么对“未完成事件”如此执着呢?
心理学家认为,人具有一种认知闭合需求。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个体在面对不确定的情景时,有一种求知动机——“人总希望能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不论这个答案是怎样的。因为与混乱与不确定相比,任何明确的答案都会让人们感受到认知上的舒适”。
“未完成”意味着可能性或者不确定,有不甘心,甚至是懊悔和遗憾夹杂其中。在当下这个“未完成事件”的情境当中,我们的情感体验往往脱离了当下这个事件的本身,回到了相似的旧创伤情境中,陷入过去那种熟悉的痛苦情感反应中。
正如蔡加尼克效应或者叫做契可尼效应,这些越是“未完成”的,越是“不成功”的事件,越是让我们难以忘怀,记忆深刻,甚至成为刻骨铭心的痛苦。譬如,念念不忘的初恋,分手的爱情中断比完美的结局更深入骨髓,正如悲剧比喜剧更能打动人。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完整的体验。无论这些未完成的事件是外界因素还是自身因素导致,我们都会想办法延续下去并找机会完成。因为这些未完成事件破坏的是人们天然具有的全能自恋本能。
遭遇“未完成”看起来是事件失去了连续性,而投射在这个事件上的情绪与感受会让我们认为自我失去了连续性与掌控感。这样的动力驱使我们的潜意识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将生命中的那些“未完成事件”变为“已完成事件”。
从心理防御来说,本能会采取宣泄和补偿这两种方式。无论是情绪的宣泄还是对自己对他人的补偿,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够减轻未完成带来的痛苦,但是并没有满足“未完成”的根本需要,可以说,未完成情结依然存在。
接纳自己的那些未完成事件,感谢它们的存在,让我们对那些过去的生活记忆犹新。试着和它们告别,未完成事件是我们不完美人生中的一部分,已经过去,它们是我们生命的印记。
保持觉察,探寻我们隐藏在未完成事件背后的需要,试着看见它,满足它。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我们每完成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就能够体验到一种完成感,正是这不断积累的完成感,让我们的自信心增强,成为一个高自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