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伊索寓言》中狐狸吃葡萄的故事吧?狐狸吃不到葡萄,所以只好说葡萄酸。后来,它看到了一棵柠檬树,虽然明知柠檬很酸,但实在很渴,无奈之下就咬了一口柠檬。结果它说,这柠檬可真甜啊。
心理学中有一个词叫“适应性偏好”,由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后来,社会政治哲学家乔恩·埃尔斯特根据“酸葡萄”和“甜柠檬”的互补现象,进一步解释了“适应性偏好”。当人感到距离一件事情的结果越来越远,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就会降低对它的估值。比如,我们想去海边度假但没有得到批准,此时就会想:海边可能人很多,也不一定好玩,还有可能晒黑。这种心态就是“酸葡萄心理”。相反,当人感到距离一件事情的结果越来越近,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就会提高对它的估值。比如,当我们突然得到提拔,就会认为自己能够胜任新岗位并大有所为。这种心态就是“甜柠檬心理”。其实,无论是感觉葡萄酸,或是感觉柠檬甜,都处于自我防御状态,目的在于满足人渴望获得掌控感的本能。也就是说,人会根据事情的发展状况,动态调整自己的预期,让事情呈现出好像是自己控制、自己选择的结果。
“适应性偏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能够让人从负面经历中获得学习和成长。二战期间,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跟家人一起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曾在冰天雪地中饥肠辘辘,穿着漏水的破鞋,在看守的打骂声中走向修铁路的工地。满脚冻疮的他十分痛苦,想到鞋子无法支撑更久,想到也许下一秒就会被一枪毙命。 但是他突然意识到,消极想法对自己坚持活下去没有丝毫帮助。于是,他开始从集中营生活的苦难中寻找哪怕一丝丝积极的意义,终于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后来,他从苦难中幸存下来,开创了心理学的重要流派“意义疗法”,帮助更多人克服了逆境,走出了人生的阴影。
正如弗兰克尔的经历,“适应性偏好”能够让人面临自己无法控制的负面事件时保持更好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控制,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而且,“适应性偏好”甚至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文化和整个人类物种。比如,汽车刚被发明时,由于空气、噪声及环境污染,遭到了大量人群的反对。但是随着汽车业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驾驶汽车成为了不可逆转的趋势。相比生态破坏及远离自然,人们将目光更多集中在驾驶的自由感与速度感上。可见,只要一件事大范围传播,人就会主动放大它的益处而忽略它的弊端。
“适应性偏好”既能让我们清晰认识到自己真正重视的是什么,推动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更能使我们在逆境中重新振作。当然,“适应性偏好”也可能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阻止我们反思,忽略潜在问题,进而带来消极影响。因此,我们要慎用“适应性偏好”,提升自己面对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