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微博热搜的一条说的是某大学教授阅卷后发现很基础的题却有很大比例同学考的很差甚至不及格,就发了几百字的朋友圈,大意就是“同学们,在大学里不学习那要干什么呢?”
我看过之后感受颇深。我现在在一所还不错的“所谓”的211大学读大二,学校在全国的排名大概是50到60名左右。我自己觉得还不算是“太差”的大学。
高考报完志愿并被录取后,我就一直很担心一个问题。我大学的同学肯定都是“水平”和我差不多的和比我强的,我到时候如果不努力肯定要排在倒数啊。因为高中班里肯定有许多不学习的同学,而大学大家都是分数差不多的同学考进去的。而且我家在比较偏远的地区,所以更加没什么自信。
结果到了大学之后发现一切和我想的都不一样。刚开学还没发现什么,大家可能都还比较有新鲜感,记得那时上课去的晚就没有靠前的位置了。我是一直在认认真真听课并且完成了老师的作业,到了考试过后才发现我拿到了还不错的成绩。排名也比较靠前。
我现在大二了,“基本上”还是会认真听课,完成作业。而我的同学呢,我记得我的一个室友在刚开学时说她高考数学考了139分,这在我看来是渴望不可及的了。然而开学当我在宿舍早上9点看高数书的时候,她居然特别惊讶的说“你又学习呀?”每天上课她都是坐在靠近墙的地方玩手机。宿舍里她也在玩手机。我由开始的惊讶到后来已经习以为常。当然她的成绩肯定不会好,并且挂了好几课。
我的同班同学呢,我记得大一高数快期末的时候我们老师点了一次名,我们班30位同学只到了8位。这是我第一次比较清晰的了解到原来我的同学都是不怎么来上课的。大一下学期的一节课我记得老师点名后说我们班一共来了5位同学。
这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班班导师又照例给我们班写了一封长信,大意就是说我们班上学期挂科率特别高,有的科目挂了百分之50,有的科目挂了百分之30。我虽然对我们班学习氛围有所了解,但依旧特别震惊。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的同学变成了这样,我也无法想象在他们辛苦读书12年后考上大学会变成这样“不思进取”。他们不仅不学习,还“反以为荣”。我有几个还算关系不错的同学(他们是不学习的),每次看到我都会调侃我说又在学习了。而他们对于我们仅有的几个特别认真努力的同学更加嗤之以鼻。
我只想说我在的这个学校还不算“太差”都是这个氛围,其他更多的学校肯定都是如此。他们整日整夜的睡觉,旷掉了大部分课,每天在寝室打游戏。期末挂了许多课目就做好直接重修的准备。我大一的时候试图劝说我们班一个和我关系不错的男生学习。然而他反问我“为什么要学习?”“你为什么总叫我学习?”我说你挂了那么多课目,他说没事,我们宿舍都挂了,大家一起重修。
面对他的提问,我没有说什么。因为我知道即使我说你父母这么努力的赚钱供你读大学这种十分“浅显”的道理,也不会“打动”他。可能在他看来,室友都不学习,我也不学习就是“合群的”。室友都不学习,我不学习就是“对的”。
前几天一个同学和我说我长大都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时候,我忽然想,我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我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没有想干的事情,甚至没有特别大的目标。我想着做好现在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
我的同学包括我,大多数都是对未来没有规划的,每一天都浑浑噩噩的过去。在这之中还有少部分像我一样的愿意学习。我想了很久是什么造成的。一是家庭,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创造了相对好的环境,让我们每天衣食无忧,甚至随便花父母的钱买奢侈品,与同学攀比,用父母的钱追女生,用父母的钱买游戏装备。我们把这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自然就没有上进心。我们班一位特别努力的男生据我所知家境很不好,他现在这么努力肯定与家庭有关,他体谅父母并且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现状。二是环境,让周围的同学都在打游戏时,你为了融入群体不得不打游戏。慢慢的你就真的成了他们中的一部分。
前几天还看到一个比较火的微博,是说在留言里留下哪些经历让你觉得当初太天真了。点赞第一名的是以为大学会有电视剧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我看来,即使没那么精彩,也要干好自己该干的事情。我相信那些整日玩游戏玩手机的人肯定体会不到大学生活的精彩。而那些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参加社团活动,有目标有规划并且有空还和同学出去玩一圈的人一定特别珍惜自己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