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敬畏”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衡量一个教师。是不是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答案就是:就是学生愿不愿靠近这个老师?
如果一个老师。她的学生都对他十分的敬畏。那么学生,就不敢去靠近他。因为敬畏的主要成分中“畏”占了八九成。而“敬”也只是出于你是老师,他是学生的一种身份性的约束,而产生的一种“敬”而已。
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应是一种和平友善。公正。平等的一种关系。如果我们认为。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敬畏。是一个老师德高望重的表现,那么就大错,而特错了。一个真正学生喜欢的老师,应该是平易近人的。应该是让学生愿意接近的。而不是整天板着一张脸对学生进行说教。进行训斥的。“老板”型的老师。
当学生对老师产生了一种“畏”之后。那么学生肯定会不敢面对老师的目光,也不敢和你说话。总是一味是躲避的。这样老师就不能够走进学生的心里。
要知道,学生对老师的敬畏是从心里自内而外的一种感情的流露,而不是装在表面上的那种”彬彬有礼”。所以我极不赞成。学生”敬而远之,敬而畏之”的老师。这样的老师,即使成绩带的再好,再突出,也不算一个合格的老师。
因为成绩,是一个人一生中,成长所产生的一种附加值。如果一个学生。他的心里不健康成绩即使再好,都是徒劳的。将来培养出的人才一定是社会上的一颗定时炸弹。所以这样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是毫无价值的。反过来讲。更可以说是教育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