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报道,根据领英发布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第一份工作在职时间显著缩短,95后平均7个月就离职。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读书法中,有一句原则叫“循序而致精,居敬持志”,即全神贯注,坚定志向地做一件事。
遇到问题,专注地研究,寻求最优解,这不是最好的方案吗?可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初入职场,就喜欢频繁跳槽呢?
分析原因,之所以频繁且短暂地更换第一份工作。首先在于他们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关注自身感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一旦发现工作与期待不符则会更快做出其他选择;其次如今获取职业信息和机会的渠道越来越快捷和便利;再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学校教育与就业市场之间的落差。
知名作家马尔卡姆·格拉德威尔曾提出了“1万小时定律”。意指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可现实中,“1万小时定律”遭到很多人的不认同和质疑。
“明知道不适合这项工作,再坚持下去也是浪费时间。”
“我明天上班都勤勤恳恳,十年了还是没啥发展空间!”
“不同的人群、事业、目标,都普遍适合这个原则吗?”
其实,很多的理解偏差来自于我们自身的断章取义,“1万小时定律”并非普世真理,它是有适用的边际条件来界定的。
首先,成功规律确实有迹可循,但除了后天的努力外,还需要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合适的生存环境、特殊的时代机遇,以及一份好运气。
《异类》一书中提到,计算机世界的三大掌门人微软比尔·盖茨,苹果史蒂夫·乔布斯,谷歌埃里克·施密特都出身于1955年,正逢个人计算机发展的黄金时代,他们年轻力壮,站在行业的风口上。
而中国的互联网爆发元年是1995年,当时的马云、李彦宏、马化腾,胆大敢闯,刚好享受到行业变革带来的利好,手机移动端的到来,则加速了这种红利的兑现。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孟子的母亲不顾劳顿,数次搬家,从墓地到市场,再到学校附近,最终定居在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试想,如果孟母不更换居所,那么人间可能就仅仅多了一个祭祀办丧的巫公,或者一个市井的小商小贩,而历史上就少了一个儒学大家。文化氛围的熏陶,这也是“赢在起跑线上”的另外一种注解。
其次,1万小时的练习,不仅要求数量达标,而且质量上乘。你要有目的性,针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做专项练习,还需建立及时反馈系统。
中国过去的很多学生,系统学了十几年英语,都没办法跨出国门和人做简单的日常交流。原因就在于那会很多也都是“哑巴式英语”教学,没有人做口语沟通与对话。
久而久之,就只会对付应试考试,变成了纯粹的纸上谈兵。有良师益友、专人指点,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点对点优化薄弱环节,这些都是练习的必要条件。
再次,这其实是一种优势效应的累加,强者越强、弱者越弱,最终达成的效果,要结合个体的势能,练习时间长短绝不能一概而论。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做过的一个调查。他把德国柏林音乐学院拉小提琴的学生,按照演奏水平分成三组,发现决定弹奏水平的关键原因是累计的练习时长。一般学生在4000小时左右;优秀学生大约8000小时;而未来的演奏大师们,无一例外全都超过了10000小时。
而在安德斯·艾利克森的《刻意练习》并不这么认为,书中举例:从事音乐学习的学生在18岁之前,花在小提琴上的训练时间平均为3420小时,而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时间是5301小时,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则平均练习了7401小时。
想成为专家,练习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时间界限,这和一个人的天赋,努力,练习强度等诸多因素有关。想要从新手变成大师,必须经过刻意练习才有可能快速达成。
不同的环境、练习方法和时间,都对个人成长影响重大。吴军在《见识》一书中说,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很重要,见识将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人生选择。
同样是顶级学校IT专业的学生,如果一毕业就选择去谷歌、苹果或微软,尽管薪水可能暂时不高,但通过学习后,三年后工作能力就很强,这时候再想跳槽就机会很多。
而选择去普通的互联网公司,同样的历练,可能需要五到八年甚至更久。与此同时,你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可能远远落后于前者。
职场选择很重要,跳槽稍有不慎就容易入坑,如果缺乏刻意练习的平台,1万小时定律将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