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应该算是善良的人,他们这样积累仁德、品行高洁的人,却终于饿死!在孔子七十名得意的学生中,只有颜回被孔子推崇为最好学的人,然而颜回总是穷困缠身,连糟糠都吃不饱,终于过早地死去。上天对于好人的报施,又体现在哪里呢?
盗跖整日杀害无辜的人,吃人心肝,残暴凶很,为所欲为,并且聚集党羽数千人,横行天下,竟得以长寿而终,这是遵循的什么道德呢?这是极为显著的事情。至于说到近代,那些操行不轨、专门违法犯禁的人,却能终身安逸享乐,财富丰厚,世世代代都吃用不尽。有的人选好地方才肯迈步,找好时机才肯说话,走路不敢经由小径,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努力去做,而这样的人中遭遇祸灾者,数不胜数。我深感困惑,倘若有所谓的天道,那么这是天道呢,还是不是天道呢?
以上是司马迁在《伯夷列传》中关于善恶有报的疑惑。生活中有多数人也常常为此而疑惑,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徳是因人而异对标准的理解。前者是自然的标尺,后者是常人的标尺。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顺应四时变化,即使不能使他人受惠,对于自然而言却是合乎于道的标准的。从山野狩猎动物获得肉食,馈赠给他人,获得了他人的认可,这是用一害去换一利,交易性质明显,目的性明显。从湖泊中打捞鱼虾馈赠给他人,获得了他人的认可,这也是利害相易。虽然不合乎自然的标准,却满足了他人的需求。
其次,善是一个相对主观的形容词,从行善者的角度来讲,几乎不可能都是出于无私的,既然目的是获得掌声、赞许、褒奖、认可、赎罪、抵过。那么行善这个举动完成以后,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也就是说这个诉求所产生的交易已经完结。那么为什么还要苛求其他的回报呢?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一:恶对应的是善,损害他人的利益的行为被判定为恶,正常的规则之下,商业经营中合规的博弈之下产生的盈利必然会导致其他人的利益受损,这样的情况算不算恶呢?有资产之家大多是经过累世的努力得来的,当世受益者的多余资源不愿意拿出来无私分享,算不算是恶呢?靠山吃山,勇武的人靠武力征服他国,保卫自己的国家损害他人的国家获得利益算不算是恶呢?其二:善如果是美德那么恶就是不施行美德,被赞美的被大力弘扬的不求回报付出的是善,那么对应的务实的利己的睚眦必报的就是恶。
最后,我们分析了善恶的本质,就不难得出结论。一切都不过是求仁得仁的过程而已。对于通过网络平台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多是一家之言,不能窥见全貌而妄加评论就是不客观的。言语的倾向性决定了,言语只能片面概括一件事情,并不能还原任何一件事情。对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看到的听到的故事,由于我们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也就导致对待事物很难达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即使可以洞若观火,也会刻意的维护自己愿意维护的观点。这也就造成一个很尴尬的事情。除了当事人,其他人无法参与到已经发生的事情当中,无法洞悉当事人的内心活动。只是通过表象和言传来评判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行为是善是恶。然后用这个结果去对比后来发生的事情,拿着善恶有报的公式去批改作业。难免会使人疑惑是标准有误还是做法有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