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感受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是孩子自己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谁能代替。
父母督促孩子学习时,不知不觉中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考上一所好学校,就能实现人生的所有。但是,人生并不会因为考上一所好学校而一帆风顺。大人们从不把这个真相告诉孩子。
如果只注重考试结果,孩子很难体会到求知的喜悦。如此,孩子在升学希望不大时,就会放弃学习。
事实上,学习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它促人成长,不仅为自己,还能为社会作贡献。父母应该告诉孩子这些。
2.父母不要开口只谈学习
“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话说了吗?”有些父母会遇到这样的控诉。
换位思考一下,开口只谈学习的父母是不是很烦人?!
如果真的希望在学习上能帮到孩子,父母可以参考以下三点做法:
①批评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孩子才愿意接受父母的意见。
②帮助孩子学会友好待人。人生不只有竞争,还有朋友。切莫让孩子成为学习很好,却只知道考虑自己的人。
③让孩子体会到贡献的价值感。引导孩子乐于助人。具体地对孩子说“谢谢”“你帮了大忙”之类的话。贡献感能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3.不要因为是考生而在家中享受特殊待遇
作者认为,即使是考生,也不能享受特权。一个劲学习的孩子,和痴迷于工作、被爱情占据头脑的一些大人一样,都不是健康的状态。
如果父母说:“只要好好学习就行。”孩子也许就会以学习为理由不去承担其他事。这可能导致孩子连学习这件事也做不好。
作为家庭一员,孩子在学习的同时,必须学会合作。一来人生的许多课题都需要合作。二是合作能让孩子有价值感。这样他们会更喜欢自己,更有自信。自信能促使孩子独立地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学习。
4.不要俯视孩子
作者强调,没人能代替孩子学习。而学习的后果,都得由孩子自己负责。那么父母能做些什么?
①孩子不怎么学习时,父母可以认真地问自己有没有能做的事。
②不对孩子的学习横加干涉。父母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时,和他们谈谈学习的事。如果孩子不愿意,那就暂时不谈。同时,告知孩子可以随时找自己商量。
③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和父母在知识和经验上存在差异,但作为人,两者是平等的。父母如果能平等地对待孩子,就不会任意地批评他们。孩子也会更冷静地接受父母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