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丹商非不肖
理天下者必曰陶唐氏,必曰有虞氏,嗣天下者必曰無若丹朱,無若商均。是唐虞爲聖君,丹商爲不肖矣。天下知丹商之不肖,而不知丹商之為不肖,不在於丹商也。不知陶虞用丹商於不肖也。夫陶虞之理大無不周,幽無不照,遠無不被,苟不能肖其子,而天下可以肖乎?自家而國者,又如是乎?蓋陶虞欲推大器於公共,故先以不肖之名廢之,然後俾家不自我而家,而子不自我而子。不在丹商之肖與不肖矣,不欲丹商之蒙不肖之名於後也。其肖也,我既廢之矣,其不肖也,不凌逼於人。是陶虞之心,示後代以公共。仲尼不泄其旨者,將以正陶虞之教耳,而猶湯放桀武王伐紂焉。
译文:治理天下一定要像尧舜那样,继承天下一定不要像丹朱和商均那样。因为尧舜为圣君,而丹朱和商均品性不端。天下人知道丹朱和商均品性不端,但是不知道他们如此的原因不在自己身上,而在于尧舜致使其品性不端。你想,那尧舜的治理极其周到,毫无死角,并且影响范围远,如果连子女的品性都不能端正,怎么能端正天下人的品性呢?所谓先齐家后治国,就是这样做的吗?大概是尧舜想要将帝位交还公众而不私有,就要先借子女品性不端的名义来废除其继位的资格,这样就能显示尧舜不是只把自己的家当家,也不是只把自己的子女当作子女。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丹朱和商均是不是品性不端,而是尧舜不想子女因继承帝位而被后人指责为品性不端。因此就算丹朱和商均品性端正也好,尧舜也会废弃其资格,如果他们真的品性不端,这样做也能避免其上位欺负别人。尧舜的这个想法,是想让后代知道他们是一心为大家伙儿着想的。孔子在《尚书》没有指明尧舜这个意思,是为了匡正尧舜的这个思想,这就汤放桀,武王伐纣一样,是一场思想革命。
PS:尧舜是为了极力推崇“公天下”而牺牲了“家天下”,不管子女是贤与不贤。而孔子一口咬定了丹朱和商均不肖,是在极力推行“家天下”,让世人建立“应当培养贤能继承人”的观念。君主怎样才能培养贤能后代,并被世人认可,名正言顺的传位呢?这时孔子的儒学就有了市场需求。
二、英雄之言
物之所以有韜晦者,防乎盜也。故人亦然。夫盜亦人也,冠屨焉,衣服焉,其所以異者,退遜之心,正廉之節不常其性耳。視玉帛而取之者,則曰牽於寒餓,視家國而取之者,則曰救彼塗炭。牽我寒餓者無得而言矣,救彼塗炭者,則宜以百姓心為心,而西劉則曰:居宜如是。楚籍則曰:可取而代。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後生其謀耳。為英雄者猶若是,況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為人所窺者,鮮也。
译文:事物之所以藏着掖着,是为了防盗。人也是如此。盗贼也是人,他们穿的衣服鞋帽,都和常人一样。盗贼和常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们没有正常人的谦守本分,端正廉洁的心性。看见财宝就收入囊中的人,嘴里却说着是因为饿的受不了了;趁国家有难就上位的人,嘴里却说着是在拯救百姓于水火。那些饿的受不了的人暂且不提,那些拯救百姓的人,就应该和百姓感同身受吧。但是刘邦却说,我住的宫殿应该和秦始皇一样。项羽也说,我能取代秦始皇做皇帝。他们的本意也不一定就是没有谦守本分,端正廉洁的心性,只不过是见到秦始皇的条件太好了,才有了这些想法。即便是传奇英雄也有如此心性,何况常人呢?所以说在大别墅开part而不被人羡慕嫉妒的,少有。
PS:刘邦要“居宜如是”的时候,是有张良樊哙劝阻的;项羽本无想法,被项梁撺掇了一句“可取而代”。可见英雄也是需要身边有好人才行的。
三、聖人理亂
周公之生也天下理,仲尼之生也天下亂。周公聖人也,仲尼亦聖人也。豈聖人出天下有濟不濟者乎?夫周公席文武之教,居叔父之尊,而天又以聖人之道屬之,是位勝其道,天下不得不理也。仲尼之生也,源流梗絶,周室衰替,而天以聖人之道屬於旅人,是位不勝其道,天下不得不亂也。位勝其道者以之尊,以之顯,以之躋康莊,以之致富壽。位不勝其道者,泣焉,歎焉,圍焉,厄焉。天所以達周公於理也,故相之於前。窮仲尼於亂也,故廟之於後。
译文:周公生于天下治理安顺的时候,孔子生于天下大乱的时候。周公是圣人,孔子也是圣人,所以说圣人降世是不看世界乱不乱的。那周公文武双全,并且是大王的叔父,帝位尊贵,这时上天给了他“圣人”的buff,这是他地位与能力相配,因此天下能得治理。而孔子出生,源远流长的周朝快完了,上天把“圣人”的buff给了一个没身份的路人,这是地位与能力不相配,因此天下不能得治理。地位与能力相配的人,会得到尊贵与显赫,四平八稳地走向富贵和长寿。而地位与能力不相配的人,会得到哭泣、叹息、围困、苦难。上天想让周公治理好天下,所以早年安排他在武王手下做辅相,来积累经验。上天既然让孔子在乱世吃尽苦头,就安排后世给他建庙祭祀。
PS:调休而已。
四、莊周氏弟子
莊周氏以其術大於楚魯之間,聞者皆樂以從之,而未有以嘗之。一日無將特舉其族以學焉,及其門而周戒之曰:視物如傷者謂之仁,極時而行者謂之義,尊上愛下者謂之禮,識機之變者謂之智,風雨不渝者謂之信,苟去是五者,則吾之堂可躋,室可窺矣。無將跪而受其教,一年二年而仁義喪,三年四年而禮智薄,五年六年而五常盡,七年其骨肉雖土木之不如也。周曰:吾術盡于是。無將以化其族。其族聚而謀曰:吾族儒也,魯人以儒為宗。今周之教,捨五常以成其名,棄骨肉而崇其術,苟吾復從之,殆絶人倫之法矣。於是去無將而歸魯。魯人聞者,亦得以寢其志。故周之著書擯斥儒學,而儒者亦不願為其弟子焉。
译文:庄周凭借其学术在楚国鲁国两地间名声很大,听闻他的人都乐意跟从他凑热闹,但就是没有人肯归入庄周的学派。一天,一个叫无将的人带领全族的人来学习庄周的思想,到了那里,庄周告诫他说:对待事物像对待伤者一样称为仁,切合时机地行事称为义,尊敬长辈爱护晚辈称为礼,能随机应变称为智,刮风下雨也不逾期称为信。如果能摒弃仁义礼智信,那么才能入我门,学我道。无将下跪,接受庄周的教诲。无将第一、二年,摒弃了仁义,第三、四年摒弃了礼智,第五、六年摒弃了儒家的五常,第七年,无将视其骨肉连土木都不如。庄周说,我的东西都传授给你了。无将开始用这套学术教化他的族人,族人聚集起来谋划说:咱们家族都是学儒家的,鲁国人以儒家为正宗学术。如今庄周的教化内容,是要我们舍弃五常来成就他的名望,摒弃骨肉亲情来发扬他的学术,如果我们跟着做了,那人伦之法不就没了吗?于是族人离开无将归入鲁国,鲁国人听说这件事也接纳了他们,成全他们学儒的志向。因此,庄周的著作排斥儒学,而学儒的人也不愿意做庄周的弟子。
五、雜說
珪璧之與瓦礫,其為等差,不俟言而知之矣。然珪璧者,雖絲粟玷類,人必見之,以其為有用之累也。為瓦礫者,雖阜積甃盈,人不疵其質者,知其不能傷無用之性也。是以有用者,絲粟之過得以為跡。無用者,具體之惡不以為非。亦猶鏡之於水,水之於物也,泓然而可以照,鏡之於物亦照也,二者以無情於外,故委照者不疑其醜好焉,不知水之性也柔而婉,鏡之性也剛而健,柔而婉者有時而動,故委照者或搖蕩可移,剛而健者非缺裂不能易其明,故委照者亦得保其質。
译文:美玉和瓦砾相比,谁好谁坏,不等明说就能知道。然而对于美玉而言,即使是小的瑕疵,人们见到了也会觉得这是有用之物的累赘;对于瓦砾而言,即使是堆积如山的瓦砾,人们也不会挑它的瑕疵,因为人们知道这不会改变无用之物的本性。因此有用之物,小的瑕疵也很显眼,无用之物,全是坏的人们也不在意。这就好比镜子与水相比,水面能反映物体的样貌,镜子也可以。二者都是无情的事物,因此对照的人不会怀疑它们安得是好心还是坏心。但是人不知道的是,水性柔婉,而镜子刚健,柔婉的水有时会晃动,照水的人也会跟着摇晃而改变样貌,刚健的镜子除非缺裂才能改变它显现的影像,因此照镜子的人才能保持样貌不变。
PS:简言之,君子理应视好为好,视坏为坏,若因坏者过坏而不以其为坏,是君子之心变。小人的坏不在其坏本身,而在于他会改变君子视坏为坏的本心,这才是小人最可怕之处。
六、龍之靈
龍之所以能靈者,水也。涓然而取,霈然而神。天之於萬物,必職於下以成功,而龍之職水也,不取於下則無以健其用,不神於上則無以靈其職。苟或涸一川然後潤下,涸一澤然後濟物,不惟濡及首尾,利未及施而魚龞已敝矣,故龍之取也寡。
译文:龙的神力来自于水,龙只取一点点水,就能获得施雨的神力。上天对于万物来说,必须掌控住万物的运行才能体现上天的神力。其中龙掌控水的过程,不吸取一点水就不能发挥神力,不发挥神力就不能很好的掌控水。但是如果吸干一条河才能行施雨之术,如果吸干一个湖泊才能滋润万物,那么这些水还没来得及沾湿龙的首尾,还没来得及施法,鱼鳖就会因为失水而死。因此,龙要取水施法,但只能取一点点。
PS:这就好比罗伊·马斯坦要放火得先摩擦出火花一样,如果先点燃一个巨大的火球才能放火,那就没啥意思了。
七、子高之讓[原本闕,據唐文粹補]
有挈其大而舉其高以授人者,彼則曰隘矣哉。挈而舉者曰,以吾所得之廣大,會不若彼人之心,又安可以施於彼乎?於是退而悸慄,不敢以所得為有。伯成子高讓禹者,非所以小黃屋之尊也,夫安九州之大,據兆人之上,身得意遂,動適在我,鮮有不以荒怠自放者。子高且欲狹禹之心而謹其取也,故讓之,厥後有卑宮菲食之政。
译文:有人A,自以为拿着大的东西高高地送给B,B却说这玩意儿太破了。A寻思我得到如此广大的东西,却还不如B的心境,怎么还能想着把东西给人家呢。于是A哆嗦着离开,不再敢觉得自己有什么能耐的了。伯成子高让禹一事,也不是为了蔑视帝王的尊贵,而是帝王广有九州,据万人之上,要啥有啥,怎么舒服怎么来,很少有不因此逸乐怠惰而放纵自己的。子高要杀一杀禹的心气,让他对自己取得的帝位谨慎一些,因此子高辞官显得看轻权贵,这样后来禹才有清廉节俭的执政。
PS:子高让禹一事,《列子》的见解大概是子高不牺牲自己以利天下,禹不牺牲天下以利自己,如果人人能做到这两件事,天下可治。《庄子》的见解大概是子高觉得尧舜时人心淳朴,而禹时人心不再,因此不愿再做官。《吕氏春秋》的见解大概是诸侯富贵耽于逸乐,子高不愿后代如此,因而自己不做诸侯。
其实没有哪个是对或错的,都是借一事而抒己见罢了。
八、蘇季子[原闕]
九、忠孝廉潔[原闕]
十、說天雞[原闕狙氏子已下七十三字,據唐文粹補]
狙氏子不得父術而得雞之性焉,其畜養者,冠距不舉,毛羽不彰,兀然若無飲啄意,洎見敵則他雞之雄也,伺晨則他雞之先也,故謂之天雞。狙氏死,傳其術於子焉,乃反先人之道,非毛羽彩錯觜距銛利者不與其栖,無復向時伺晨之儔,見敵之勇,峨冠俯步,飲啄而已。吁,道之壞也有是夫!
译文:狙公之子没有学到狙公养猴的手艺,却掌握了鸡的习性,他养的鸡,鸡冠不高和鸡爪不利,羽毛不漂亮,傻傻的还不爱饮食,一旦见到敌人却是群鸡最英勇的,一旦到了早晨也是群鸡最先打鸣的,因此他养的鸡被称为天鸡。等狙公之子去世后,又把他养鸡的本事传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却和父亲的方法相背,只要不是羽毛缤纷,鸡嘴鸡爪尖利的就不养,于是再也没有以前那种早晨打鸣和遇敌英勇的鸡了,只养了一群鸡冠高高的,步伐气派的鸡,只会吃喝而已。哎,养育之道败坏到这个地步了。
十一、維嶽降神解
幽乎理者神也,顯乎用者人也。苟易其所,則為怪妖。非仲尼之所言也。三百篇亦刪於仲尼,而嶽降申甫不刪者,豈仲尼之前則其事信,仲尼之後則其事妖?苟如是,則夔龍稷卨而下,有相其君輔其主以致理者,皆神降也,人何有哉。是必以國之興也聽於神,亡也聽於人。當申甫時天下雖理,詩人知周道已亡,故婉其旨以垂文,仲尼不刪者,欲以顯詩人之旨,不爾,則子不語怪出於聖人也,不出於聖人也,未可知。
译文:冥冥之中在管控治理天下的是神明,而表面上管控治理天下的是人。如果人神改变了所处位置,就是怪物妖邪,这不像孔子说的那样。三百篇是自孔子删改的,但是孔子没有删去《大雅·崧高》一篇,难道说孔子之前神明降下甫侯和申伯一事可信,孔子之后这件事就不可信吗?如果是这样,自夔、龍、稷、卨以后,那些辅佐君主治理天下的,都是神明降下的,和人有什么关系。而且一定是国家的兴盛是神明导致的,而国家的灭亡是人自取的。想来,甫侯和申伯之时,天下虽然仍被好好治理,但是《大雅·崧高》的作者知道周朝快灭亡了,因此委婉地行文,孔子没有删去这篇,也是想显示作者的思想。若非如此,“子不语怪力乱神”是不是出于孔子的,就两说了。
PS:此则是想说“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理论套不上《大雅·崧高》的“维岳降神,生甫及申”,孔子不删这篇不是孔子在“语怪力乱神”,而是孔子知道作者有别的意思,所以留下了。
十二、疑鳳臺
秦穆公女以吹簫降蕭史於臺上,後乘鳳皇而去,名其地曰鳳臺。吁,神仙不可以伎致。鳳鳥,不可以意求。伎可致也,則黃帝不當有崆峒之學。意可求也,則仲尼不當有不至之歎。吾知其得志於逋逸間,而秦諱之不書,遂強鳳以神,強臺以名,然後絕其顧念之心。今江漢間復有史之蹟,是愚婦惡夫淫其所以得矣。鳴呼,上行而下效,信而有證。故秦之道竟施於妄矣。
译文:秦穆公有女以萧史善于吹箫而下嫁于台上,然后乘凤凰而去,其离去的地方就被称为凤台。啧,神仙之术是不能靠伎俩达到的,凤凰也不能靠人的意愿来求到的。如果靠伎俩能达到,黄帝也不会去向广成子学道。如果靠意愿能求来,孔子就不会有“凤鸟不至”的感叹了。我知道的是,秦穆公女实现了逃离王室束缚,追求逸乐的志向,而秦国不能明着来写“王女跟人跑了”这种事,就强行说为凤凰显现,并命名凤凰台一事,以此打消世人对“王女是不是跑了”这种顾虑。如今长江汉水之间又出现了“凤凰台”一类的事迹,但已经用来指代蠢女人和坏男人淫乐的地方了(指偷情)。哎呀,上面的人做的事会被下面的人效仿,确实在这件事上得到了印证。可以说秦国美化“凤凰台”的做法最终还是失败了,因为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